躺在床上,老人睡眠狀態及生命體征指數實時傳遞到健康平臺;沒有定時吃藥,老人手機會立即進行提醒;通過APP操作,在家可以與社區醫生遠程線上溝通……這樣的智能化居家養老場景,如今開始在安溪縣出現。
日前,全市首個智慧居家養老展廳在安溪縣啟動。“通過政府和社會共同發力,初步探索出一條‘互聯網+養老’的智慧養老模式,受到老年人和社會的好評。”安溪縣民政局局長李寶花表示,智慧居家養老通過大數據賦能,為轄區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精準化、個性化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讓幸福養老的夢想照進現實。
“點餐”服務解決老年人實際需求
走進城廂鎮美法村的智慧居家養老展廳,大屏幕上一組組老年人數據映入眼前。安溪孝心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吳凱翔介紹,這是政府推出的購買服務,依托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為城廂、龍門、官橋、大坪等四個鄉鎮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脫貧人口等“八類”老年人建立基本信息和健康檔案等基礎線上服務及線下實體服務。
安溪縣是人口大縣,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約有16萬人。近年來,養老機構雖然不斷增加,但相對老年人口增長,仍顯不足。“在目前條件下,居家養老是最為可行的養老模式。”李寶花介紹,在此背景下,縣民政局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形式,與廈門智宇孝老集團簽約購買農村居家養老智慧服務,為上述四個鄉鎮60周歲以上老年人引入城市社區“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
據悉,廈門智宇孝老集團致力于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面提供商,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搭建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目前已拓展廈門、福州等20多個城市,建設運營40個縣區養老信息化平臺,承接運營369個社區服務站、31個照料中心,擁有近400萬老年人精準大數據,是全國第二批“智慧健康養老示范”企業。
“融入互聯網+元素,可以知道老年人的完整數據檔案、行動軌跡。此外,還可通過‘微醫通’‘中移找TA’等移動終端,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語音通話及SOS求救。”吳凱翔介紹,當下老年人居家養老難題逐漸受到社會關注,傳統居家養老受制于子女與老年人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障礙,而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智慧養老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除了線上基礎服務外,孝心養老服務中心還提供“十助一護”線下養老實體服務,包括助餐、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根據老年人情況,通過“點餐”形式為他們解決實際需求,每月提供至少一次90分鐘上門多樣化養老服務。
數據顯示,該中心自2020年6月運營以來,累計發放5079部手機,提供上門多樣化養老服務8000多次,極大滿足戶籍在城廂、龍門、官橋、大坪等四個鄉鎮5000多名老年人養老需求。
“居家養老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受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李寶花表示,居家養老服務開啟,為茶鄉老年人進一步筑牢生活保障防護網,提升基層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下一步,安溪縣將通過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不斷完善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力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線上線下”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7日下午,身穿紅馬甲的孝心養老中心助老員林綿綿、周雪珠第9次來到龍門鎮桂林村后塘尾林本烈老人家里。這次她們主要為老人提供剪指甲、理發、測量血壓等服務。
“小林、小周很熱情,工作認真又細致。”服務結束后,林本烈笑容滿面,對助老員連連比贊。他說,常年獨居,難免有時低落,助老員提供服務時能一起嘮家常、談心事,每逢刮風下雨,還會打電話囑咐他們注意安全,幾次三番下來,倍感溫馨。
隨后,林綿綿、周雪珠兩人又趕至官橋鎮吾宗村,一邊和年過八旬的老人林素里嘮起家常,一邊幫忙修理水電。“現在一個人在家也不用擔心日常生活、就醫等問題了。”林素里告訴記者,現在體檢、陪診、上門護理,甚至打掃衛生和買菜,都可以通過打電話請專門的工作人員來完成,非常方便。
“得到老人家的認可,讓我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熱情和動力。”林綿綿說,這些老人和自家長輩一樣,特別親切,雖自身力量微薄,但還是很想幫助他們。
在孝心養老服務中心,像林綿綿、周雪珠這樣的助老員還有7人,為了方便照料,她們大都來自本地鄉鎮,但由于山區地形,老年人分散居住,助老員常常要翻山越嶺,穿梭在各個老年人家里。據統計,1名助老員每天至少要上門服務5名老人。
線下助老員貼心照料,線上客服員收集意見。智慧居家養老展廳里不僅有實時數據跳動,還回響著客服員用閩南語同老年人溝通交流的聲音,語調特別溫柔。“常常收到老人對助老員的好評,述說著助老員的各種好。”客服員施淑娟說,“對線下每次養老服務,中心都會打電話回訪,問候老人身體狀況,征詢意見、搜集需求。”截至目前,孝心養老服務中心線下服務好評率達95%。
“9名助老員還在日常養老服務中發展出139名志愿者。”吳凱翔介紹,為了滿足更多老年人服務需求,中心還多次開展義診、春節送春聯送掛歷、慰問百歲老人等公益活動。吳凱翔表示,在場地不受限時,今后還會組織助老人和志愿者,開展更多更大型的公益活動。
“完成政府安排助老工作的基礎上,我們還開展更多增值服務。”吳凱翔表示,未來,將在四個鄉鎮建立孝心養老服務站,實現居家與社區一體化,豐富老人文化生活。同時還將整合集團數據,帶領更多的老年人走進安溪感受安溪鐵觀音茶文化,領略茶鄉紅色旅游景色,促進安溪旅游經濟發展。(記者吳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