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7日訊 36年前,仙游縣石蒼鄉濟川小學內,還有500多名師生;如今,偌大的校園內僅剩下11名孩子和5名教師,林建華校長,就是5名教師中的一員。今年59歲的林建華快到退休年齡了,他說,如果自己退休了,學校的孩子會由誰來給他們上課?
偌大的教室里,五年級的兩個學生正在自習
空蕩蕩的教室 “一對一”教學
仙游縣石蒼鄉濟川小學距離莆田市區約100公里。昨日,記者抵達這所小學時,孩子們正在教室里上課,現在用的教學樓原來是辦公樓,因2013年該地區發生多次地震,原先的教室已經變成了危房。
上課時間,濟川小學顯得很安靜。一到六年級的學生都在一樓上課,人數最多的是一年級,有5個學生,都是今年剛招的,最少的則是四年級,只有1個學生,因為沒有同伴,也已經離開學校了。
校長林建華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濟川小學有500多名師生,這幾年,城市化進城加快,很多靠山吃山的村民陸續離開了石蒼鄉,到縣城打工,孩子也出去讀書了,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少。如今,整個校園內只剩下了11名學生和5名老師。年輕的老師也不愿來山區教學,濟川小學的未來十分迷茫。
老師很全能每科都教
“老師雖然很少,但他們教起來都很用心,孩子們的成績也很好。”林建華說,這里的每一個老師,一周平均有19節課,晚上還要負責批改作業,為了能及時完成教學任務,5名教師吃住都在學校里。
記者來到3樓看到,原先用于學生上課的教室被隔板隔成了兩半,成了老師們的房間,每間不足5平方米。林建華說,學校年齡最大的老師今年已經60歲了,最小的也46歲,他們一呆就是10年以上,每個老師必須“一專多能”,體育、音樂、數學、語文等課程都必須懂得,以備不時之需。
林建華說,他的妻子已經在學校呆了36年,是一名代課老師,每個月只有1400元的工資。如今,林建華也即將退休回家,對于學校的未來,他們都顯得有些無奈。“在崗一天,我們都會用心教好孩子。”林建華夫婦說。
撥款5萬修建新廁所
記者獲悉,今年,仙游縣政府撥款5萬元,對學校原先的旱廁進行改造,同時,還給學校增設了家電,解決在此教學的老師生活上的不便。生源方面,與濟川村相鄰的高陽村、霞湖村、老山村等村落的山村小學都被撤掉了,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他們都會到濟川小學就讀,讓這些家庭每年可以省下萬元的費用。林建華也表示,這是學校目前唯一的生源。
仙游縣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明年,他們會安排其他學校的老師到濟川小學接替退休的老師,讓在這里念書的孩子們能夠繼續接受教育。(海都記者 陳晉/文 馬俊杰/圖 通訊員 游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