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海南“多規合一”改革繪就全島一張藍圖
中新網海口7月11日電 題:海南“多規合一”改革繪就全島一張藍圖
一大早,海南省瓊中黎族自治縣營根鎮政府國土員王漢俊拿著iPad下了鄉,他走過田間地頭,不時拿起手中的設備與眼前所見對照。
王漢俊的iPad里存著一幅五顏六色的“地圖”,“深綠色是保護林地,淺綠色是基本農田,藍色是水域,橘黃色是鄉村建設用地。”他說,海南把各種規劃畫在一張圖上,“我的工作就是比照最新衛星數據,看建設有沒有‘越界’。”
隨著中國城鄉建設的不斷推進,規劃不協調的矛盾日益突出。城鄉規劃中的建設用地,國土規劃中卻是耕地,在林業規劃中又成了林地。用地性質不明,浪費了土地資源,影響了生態環境。
2015年,中央批準海南省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成為中國首個試點省份。
海南省規劃委員會主任丁式江介紹,“多規合一”是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個規劃融合到一個區域上,解決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沖突、缺乏銜接等問題,實現全省一張藍圖。
海南“多規合一”改革,解決原規劃矛盾中重疊圖斑72.1萬塊共1587平方公里,劃定耕地、林地、海域岸線、水系和濕地紅線,將全省陸域面積的33.5%、近岸海域面積的35.1%劃在生態保護紅線內。
“萬寧市有109公里的外海海岸帶,超過三分之二沒有開發,‘多規合一’后被保留下來。”萬寧市規劃局總規劃師王延君說,如今環評更加嚴格,該市共有幾千畝項目土地因不符合規劃被取消。
海南正在把全省作為整體配置資源,統籌布局以海口和三亞為中心兩大經濟圈,建設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和千個美麗鄉村,培育十二個重點產業。
“今年沒有批復一個房地產項目,更多投向基礎設施和農村發展。”位于海南中部山區的瓊中黎族自治縣規劃委副主任蔡奇志說,“多規合一”明確了中部地區的發展方向,“倒逼政府對土地精打細算,選擇項目越來越慎重,避免規劃跟著項目走。”
在“多規合一”下,海南在三個產業園區試點“極簡審批”。海南省政務服務中心協調管理處副處長洪秀春介紹,項目落地審批環節由70個減少為4個,企業投資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間由182個工作日縮短為30個工作日。
位于海口高新區的林安國際商貿城從項目落地到開業僅用9個月,項目負責人云天龍說,“極簡審批”為企業節省數千萬成本,更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為確保“多規合一”順利推進,海南省建立了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整合各類空間數據,形成開發查詢統計、審查審批、監測督察、輔助決策等應用功能,2017年信息平臺系統自動推送生態紅線內可疑圖斑4979個,其中近半數經現場勘查存在違法違規現象。
當下,海南正在進行自貿區(港)建設。專家指出,未來海南政策紅利的釋放,“多規合一”是重要看點。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海南應按照“全島一個大城市”思路推進規劃管理體制、行政體制與行政區劃體制等創新,形成海南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海南省規劃委員會總規劃師劉釗軍介紹,海南將按照東、西、南、北、中五大行政區域進行整合,在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上,五個地區結合實際,側重不同的產業發展方向和發展定位。(完)
記者 王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