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目標要明確,通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相關:
附國泰君安研報:《京津冀:打造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
任澤平(分析師)、韋志超(研究助理)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打造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京津冀有望改變過去北京一家獨大的格局,打造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的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重點在頂層規劃設計方案、區域功能定位、產業重新布局、城市群建設、北京功能疏解、交通一體化、公共服務業一體化、環保一體化、北京二機場等。
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二波的新突破。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啟動從頂層設計到推進實施的第二波,結合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的7點要求和1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上張高麗副總理強調的“加快推動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預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二波將在以下幾大領域率先突破:(1)出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頂層設計方案;(2)明確區域功能定位,四大功能分區:西、北部生態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區(覆蓋承德、張家口)、中部優化調整區(覆蓋北京、天津、廊坊、唐山)、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覆蓋石家莊、保定、滄州)、東部濱海臨港產業發展區(覆蓋唐山、秦皇島、天津、滄州)。“兩核三軸一帶三重點”:“兩核”指京津雙核, “三軸”指京津塘主軸、京-保-石拓展軸、京-唐-秦拓展軸, “一帶”指沿海經濟帶,三個重點開發地區包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曹妃甸工業區;(3)交通一體化先行;(4)產業轉移給河北帶來跨越式發展新機遇;(5)環保一體化。
受益區域和產業:城市受益次序是:廊坊、保定、唐山、滄州、天津、石家莊。產業受益依次是:房地產、交運、基建、建材、環保、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