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泰寧縣南會灣河道曲折,綠草茵茵,野花婆娑、生靈律動,顯現著暮春的盎然與活力。
南會灣位于金湖碼頭上游拐彎處,是進入金湖景區的第一大河灣,為泰寧縣“五朵金花”之一的“鷺嬉南會”景區。每到候鳥遷徙的季節,泰寧以良好的生態環境迎來成千上萬只白鷺,而南會灣以白鷺齊聚、共戲湖水而聞名。此處又以赤壁丹霞、田舍人家、白鷺翔集、錦鱗潛躍的景點結構,成為金湖景區的一大亮點,是個讓人稀奇的旅游勝地。
南會灣在豐水期間是金湖庫灣的一部分,此時庫灣湖水浩蕩,最深處可達十余米,金湖的魚便暢游匯集于此,成為鉤者的天堂,更是白鷺雀躍尋歡的場所;冬季,金湖進入枯水季,河水水面下降,河床暴露,沙洲凸現,雖顯出荒蕪,卻為綠草提供了春天的訊息。到暮春和夏初,除了一脈水流,上百畝的庫灣變成上百畝的草場,肥沃的土地,滋長了河兩岸綠草茵茵,大有草原之雄壯與遼闊。
天然的草場,吸引了眾多的游人到此歡聚。他們或在草地上打滾,或在河岸邊嬉水,或拍照留影,或垂釣自娛。這是游人難得一見的景致,又在誰想錯過呢?
此時的南會灣更是天然的牧場,成了牛群的快樂天堂。成群結隊的牛在此嬉戲:水牛喜水,在河灣里游泳,在泥潭里打滾,是那樣的安然自然;黃牛在草甸上安靜的吃草,一幅自得其樂的神情;白牛忽而與白鷺嬉戲,忽而奔跑驅逐,是那樣的快樂自得。
還有那白鷺,它們或追逐著牛,啄食著牛身上的蟲子,那一步三搖的動態,憨態可掬,讓人忍俊不禁;或飛躍于牛背上,構成最美的風景――牛背鷺,這在平時是很少能看見的。它們或安然休憩,或閑里偷忙,與牛一起運動,且盡快地啄食牛身上的蟲子。
牧牛人叫藍益福,南會本地人,他在河灣中放養了五十多頭牛,其實他的牛就成了這一河灣河灣的主宰。他說,他的牛大都是肉牛,放養在河灣這樣天然的草場,他放心。這里不僅草美水好,牛長得很快,就是晚上也不用趕回去,最多是來查看查看。(通訊員 童楊 圖/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