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0日至17日,代表一個國家羽毛球整體實力的混合團體賽——蘇迪曼杯在廣東省東莞市揭開戰幕。與歷屆蘇迪曼杯不同的是,三明籍國手劉成以及包宜鑫、魯愷等一干年輕小將將挑起大梁,首次在大賽中亮相,參加杯賽中的混合雙打和男子雙打比賽。
劉成在比賽中
劉成生長在梅列區一個普通家庭里,父親劉啟閩是市工人文化宮的職工,母親陳紅英是三明市電信公司的員工,曾經是我市優秀的田徑(三鐵)運動員。劉成從小生性好動,極其頑皮,就連進家門也要攀爬門框,顯現出很好的運動天賦。7歲開始師從三明市少體校羽毛球教練杜崢,在杜教練的精心調教下,球技與日俱增,進步飛快。9歲便被送到福建省少體校繼續訓練,11歲便進入廈門體工隊,18歲正式入選國家隊。
今年23歲的劉成進入國家隊后主攻男雙和混雙項目,與同隊隊員李根、康俊、包宜鑫等搭檔進行男雙和混雙的訓練。劉成身高1米84,瞬間爆發力驚人,后場起跳扣殺時速目前排名世界前列,因此在國家隊號稱“劉一拍”,意即為其兇狠的扣殺無人能接,一拍就能置對手于死地。
從2011年開始,劉成開始參加國際羽聯組織的系列公開賽,并逐漸嶄露頭角,去年的中國大師賽,劉成/康俊奪得男雙桂冠。尤其在混雙項目上,劉成/包宜鑫組合優勢明顯,在今年3月的印度公開賽上,劉包組合戰勝世界頭號混雙、丹麥的一對組合,首次捧得混雙冠軍;上月底,劉包組合在中國大師賽上繼續高歌猛進,再次奪得混雙冠軍。據不完全統計,自步入職業生涯以來,劉成已在系列賽、公開賽、大獎賽、黃金賽、大師賽等一系列國際比賽中斬獲一個男雙冠軍,兩個混雙冠軍,7個混雙亞軍以及十余個混雙季軍。由于劉包組合近一階段表現搶眼,混雙世界排名已上升到第五名,得到教練組的充分認可。而這也是劉成入選蘇迪曼杯中國隊主力陣容、得以參加如此重大賽事的主要原因。
蘇迪曼杯是除了奧運會、羽毛球世錦賽、湯尤杯以外的又一項國際羽毛球重大賽事。這項賽事起源于1986年,在國際羽聯召開的理事會上第一次提出了舉行混合團體賽的建議。1988年,國際羽聯接受并指定了混合團體賽與單項錦標賽同時舉行的事宜,并決定將蘇迪曼杯作為混合團體賽的冠軍獎杯。1989年,在印度尼西亞同時舉行了第一屆蘇迪曼杯賽和第六屆世界羽毛球單項錦標賽,同時規定此項比賽每兩年舉行一屆,逢雙數年是湯、尤杯賽,單數年為蘇迪曼杯賽。
蘇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團體賽實際上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F在我國許多業余羽毛球賽也采用這樣的競賽規則。蘇迪曼杯賽是檢驗各國或地區羽毛球運動整體水平的賽事,規定比賽雙方進行男女單打、雙打和混合雙打共5盤比賽,采用5盤3勝制。從2005年第九屆蘇迪曼杯開始,參加蘇迪曼杯賽最高級別A級比賽的增加為8支隊伍,2011年增加為12支隊伍。
羽毛球是印度尼西亞的“國球”,蘇迪曼杯是印尼羽毛球協會代表該國人民向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捐贈的一座獎杯。此賽之所以稱為“蘇迪曼杯”是為了紀念印尼羽毛球協會的創始人、前國際羽毛球聯合會副主席迪克·蘇迪曼而命名的。該杯的杯身由純銀鑄成,外表鍍有純金,杯高80厘米、寬50厘米、重12公斤,當時造價約為15000美元。獎杯是一個羽毛球造型,在基座上雕刻了舉世聞名的古跡婆羅浮屠佛塔的造型,是一座極富民族特色,象征著印尼人民對羽毛球運動無限熱愛的獎杯。
由于中國羽毛球整體實力強勁,從2005年開始,中國隊已實現蘇杯五連冠。按照中國羽毛球隊的規定,能在湯尤杯以及蘇杯上奪冠,只要入選參賽陣容,就將成為世界冠軍,并登上隊內世界冠軍墻。
5月17日下午兩點,讓我們鎖定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見證三明體育歷史性的時刻。(記者 呂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