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入學孩子的家長注意了,5月11日,三明市教育局公布的《2015年三明市區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意見》中明確了今年市區中小學入學條件及入學報名時間等各項工作安排:小學入學報名時間為具有三明市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報名時間為7月10日至11日,進城務工人員適齡隨遷子女報名時間為7月12日至13日;初中入學報名時間為6月10日至15日,錄取時間為7月23日至26日。
附件:
三明市教育局關于印發2015年三明市區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意見的通知
梅列區、三元區教育局,局屬中小學:
現將《2015年三明市區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為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促進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嚴格規范義務教育學校入學招生管理的通知》(閩教基〔2014〕45號)和《三明市教育局關于印發<三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實施方案>的通知》(明教初〔2014〕126號)精神,現就做好2015年三明市區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制定如下意見。
一、小學入學招生
(一)入學對象
年滿6周歲(截至2009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具有三明市區戶籍的兒童和常住在三明市區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二)報名時間
具有三明市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報名時間為7月10日至11日。進城務工人員適齡隨遷子女報名時間為7月12日至13日。
(三)招生辦法
劃片免試就近入學。
(四)招生程序
1.發布公告。5月底,梅列區和三元區(以下簡稱“兩區”)教育行政部門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發布新生入學登記公告,主要應包括招生政策、對象、時間、辦法、所需證件材料、咨詢電話和監督電話等信息。報名前一周,市區各小學公布學校招生入學公告。
2.報名登記。7月10日至13日,市區各小學做好接收符合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報名登記工作。
具有市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報名登記堅持戶口、房產、實際居住“三統一”原則。若適齡兒童戶籍地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不一致,應回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學校報名登記。三代同戶的必須出具孩子法定監護人雙方在市區無房證明。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根據實際居住地址到所劃片的學校申請報名登記。需要提供的核驗材料由兩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
3.材料審核。市區各小學要嚴格審驗所提供的報名登記材料,建立報名登記表冊,于7月15日前匯總上報兩區教育行政部門復核。
4.確定名單。7月16日至30日,兩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各小學報名登記申請情況確定招生名單。若報名登記申請入學學生數少于申請學校招生計劃數或學位余額,由學校全部接收。若超過申請學校招生計劃或學位余額,根據學校剩余學位,超出的部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由兩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學校在7月28日前,邀請有關部門和家長代表參與監督,采取電腦派位等辦法統籌安排入學。
5.公布名單。7月31日,市區各小學公布由教育行政部門核準的入學名單,并發放入學通知書。
6.辦理入學。8月30日至31日,新生憑入學通知書到學校辦理入學手續。
二、初中入學招生
(一)入學對象
具有本市區戶籍或常住市區的外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
(二)報名和錄取時間
報名時間為6月10日至15日。錄取時間為7月23日至26日。
(三)招生辦法
以“單校對口”作為小升初招生主要方式,考慮部分中學學位有限,在部分學校采取“多校對口”方式招生。
(四)招生程序
1.發布公告。5月底,兩區教育行政部門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發布新生入學登記公告,包括招生政策、計劃、辦法、咨詢電話和監督電話等。
2.報名登記。5月10日至15日,各小學畢業生在就讀小學報名登記,填寫《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入學報名登記表》。
3.資格審查。6月20日至30日,兩區教育行政部門對照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的電子學籍信息,到市區各小學對《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入學報名登記表》進行審查。
不屬于市區各中學對口招生學校的小學畢業生,其法定監護人在7月1日前購買市區住房,并做到戶籍、房產(占51%以上產權)、實際居住“三統一”,可于7月1日至5日到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參加市區中學錄取。
外戶籍小學畢業生需回戶籍所在地初中就讀,可于7月1日至5日到就讀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申領填寫《小學畢業生升初中跨縣(市、區)錄取申請表》,辦理有關手續。
4.確定名單。7月23日至30日,兩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單校對口”或“多校對口”方式招生。采取“多校對口”招生的,兩區教育行政部門應統一組織實施,邀請有關部門和家長代表參與監督。30日,各中學公布錄取學生名單,并發放入學通知書。
5.辦理入學。8月底,新生憑入學通知書到學校辦理入學手續。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兩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市區各中小學要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建立工作機制,加強過程管理,落實工作責任。要突出重點地區、重點時段、重點群體、熱點學校,提前做好招生入學信息摸底和學校劃片調整,妥善解決隨遷子女就讀問題和著力化解大班額問題。兩區調整學校招生片區時,必須啟動教育重大決策程序,充分征求社會群眾意見,開展風險評估,做好社會宣傳,并報兩區政府研究同意后執行。涉及調整屬地市屬學校招生范圍,按隸屬關系,需征求市教育行政部門意見,意見一致后方可實施。
(二)嚴格執行政策。兩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市區各中小學要健全招生驗證制度,全面實施“陽光招生”,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公平入學。嚴格按照規定條件和程序招收政策性照顧對象,不得隨意擴大照顧范圍,相關政策性照顧對象按照省、市制定的文件執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應按照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和創新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閩教基〔2011〕31號)要求,通過自主報名與隨機派位相結合的方式保障隨遷子女入學機會公開、公平。嚴格執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規定,不得招收不符合轉學條件的學生借讀,不得為違規招收的學生建立學籍,不得重復建立學籍,不得以虛假信息建立學籍檔案,不得為實際未在校就讀的學生建立學籍信息。
(三)強化監督檢查。兩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在審核學校招生名單、糾正違規招生行為等方面的直接監管責任,明確校長是招生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兩區教育行政、教育紀檢監察部門要嚴肅查處各類違規招生行為和利用招生收受賄賂等招生腐敗行為,高度重視信訪辦理工作,對核查屬實的要從重從嚴處理,公開曝光。市教育局將通過專項督查、暗訪抽查、信訪受理等方式,加大招生工作監管力度,強化責任追究,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糾正一起。對問題集中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四)加大宣傳力度。兩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市區各中小學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微博等多種渠道宣傳相關政策,讓社會支持,讓家長理解。要主動公布招生相關信息,做好信訪接待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注問題。要及時總結推廣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積極倡導科學教育理念,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努力營造免試就近入學工作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