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泰寧縣立銳無人機訓練基地內,2025年高素質農民無人機培訓班圓滿結業。此次培訓由泰寧縣農業機械推廣中心主辦,吸引了全縣60余名學員熱情參與。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農業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泰寧縣通過高素質農民培訓,在煙稻輪作、無人機植保等領域持續發力,使農業新質生產力在本地扎根。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還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路徑。
本次無人機培訓為期5天,采用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模式,幫助“零基礎”學員快速成長為農用無人機操作手。培訓場上,老師耐心指導,學員們順利完成了懸停、轉向、巡邏等復雜飛行任務。無人機的應用突破了傳統農業植保的時空限制,實現了農田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
農戶上官振清感慨道:“以前只聽說無人機能用于農業生產,一直沒機會嘗試。今天真是大開眼界,操作起來并不難。有了這個好幫手,種地會更輕松。”
同時,泰寧縣農機中心舉辦的糧食單產提升第三期高素質農民培訓暨煙稻輪作全程機械化培訓也在另一地點同步進行,吸引了50名農業一線學員參與。培訓采用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模式,邀請行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授課。
理論課堂上,專家系統講解了煙稻輪作機械的操作方法、機收減損技術和應急救援知識,幫助學員建立知識體系。實操環節,學員在專業指導下,圍繞先進農機具進行調試、操作和維護保養等訓練。這種沉浸式學習模式使學員迅速掌握了煙稻輪作全程機械化的核心技能,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泰寧縣農機中心主任林志軍表示:“我們將持續完善農民培訓體系,拓寬農業科技推廣覆蓋面,深入挖掘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潛力,推動農業生產向高效、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事實上,激活農業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泰寧農業發展的重要部分。
近年來,泰寧縣建立了常態化農機推廣機制,通過舉辦培訓、技術交流等活動,為農民提供學習平臺。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泰寧積極引入北斗導航自動駕駛、農業物聯網監測等前沿技術,加速智慧農業發展。2024年,泰寧縣發放農機補貼資金約963萬元,新增農機661臺,并開展多場專業培訓,累計培訓農戶490人,提升了農民的科技素養和實操技能。
?。ㄌ幱浾哒?張顯超 熊明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