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師范大學科研團隊在君子峰保護區開展新一輪白頸長尾雉保護性監測調查數據回收時,通過紅外相機的鏡頭發現了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綠翅金鳩在林下覓食的影像。經查閱已有文獻資料,確認綠翅金鳩為保護區鳥類新記錄種。
綠翅金鳩別名綠背金鳩,以其翠綠色的翅膀而得名,屬林棲型獨居鳥類,多棲息于中低海拔原始林及次生林,通常單獨或成對于森林下層植被濃密處覓食,主要以野果、草籽、谷物為食,也吃白蟻和昆蟲。綠翅金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廣西南部、廣東、海南、臺灣等極南地區,這些地區全年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林區終年常綠,在這樣的環境里,綠翅金鳩搶眼的外表反而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因此不容易被觀察到。此鳥飛行速度極快,受驚擾后,能迅速以極大速度沖起飛出100-200米,然后下降,繼而又飛又落,直至進到樹林。
“環境好不好,就看鳥兒有多少”,鳥類作為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種群數量和種類豐富程度是國際上公認的最直觀最重要的生態指標之一。近年來,君子峰保護區野生鳥類資源種數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到此落腳安家、棲息繁衍,見證了保護區生態環境的可喜變化。
近日,福建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專家共同開展植物調查時,在保護區海拔約1000米的竹林生境內,發現一叢通體黃色、有花無葉的奇特植物。經專家鑒定為無葉蓮科植物——疏花無葉蓮(Petrosavia Sakuraii),為三明區域內植物分布新記錄科和新記錄種。
疏花無葉蓮分布范圍狹小,是晚第三紀古熱帶森林植被的殘余種,福建省內此前僅記錄分布于安溪、閩侯、武夷山、延平等地。該植物為腐生草本植物,植株因缺乏葉綠素而呈淺黃色;高11-28厘米,常有細長的、覆蓋著鱗片的根狀莖,莖細弱、直立、不分枝;葉退化成鱗片狀,皺縮、卷曲,肉眼幾乎不可見;花小,排成頂生的總狀花序或近傘房狀花序,花被片6,呈覆瓦狀排列成2輪,外輪較小,長0.5-0.6毫米,內輪較大,長約1毫米;花期7-8月,果期10月。
福建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武夷山脈中段的建寧縣,植物區系具有南北過渡的特點,地理成分復雜,植物種類豐富。此次發現不僅將保護區維管束植物的科數擴展至229科,同時還對研究保護區乃至整個三明區域內的植物區系起源、組成,揭示其殘存的季雨林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記者 肖曉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