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大田縣前坪鄉上地村高山蔬菜種植基地里,一串串翠綠的線椒掛滿枝頭,種植戶們正忙著采摘、打包。
“我種了3畝多線椒,目前已經采摘4500公斤,賣給永輝彩食鮮發展有限公司,銷往廈門、漳州等地,每公斤收購價4.2元。”上地村線椒種植戶林占炫說,線椒適應性強、產量高、效益好,生產周期在6月中旬到10月下旬,采摘結束后就可以種植包菜、蘿卜等作物。
58歲的林占炫原先在外務工,2021年回到村里。在村干部發動下,2022年林占炫承包1畝多地,嘗試種線椒。雖受雨水天氣影響,線椒存活率較低,但與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相比,收入還是更高。今年,林占炫承包了2畝地,擴大線椒種植面積,并種下了南瓜、苦瓜等。
“今年天氣適宜,線椒種植很成功,銷路村里幫助對接好了,我們只要管好種植就可以了。”林占炫說,目前村里線椒種植戶已增長至15戶,共種植20畝線椒,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近幾年,上地村堅持“樹特色興產業、搭平臺促增收”的思路,大力發展特色種養。2021年4月,村里把136畝閑置土地,流轉給引來的福建田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高山蔬菜種植基地,種植茄子、玉米等作物。
“流轉土地種植高山蔬菜,每畝年租金450元,政府給予補貼每畝400元,降低承包者種植成本。”上地村村書記林長泉介紹,目前村里高山蔬菜種植基地已擴至260多畝,去年全村人均增收1.52萬元。
眼下,上地村按照“農民入股+社會資本”融資模式,探索“支部+公司+村民”發展模式,引導種植戶通過租賃入股等方式,盤活閑置農房、土地等資源,與部隊、央企等結對共建,對接永輝彩食鮮、粵東江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等,實現菜園子與菜籃子有效對接,讓村里的高山蔬菜走出大山。
大田記者站 葉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