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1日訊 未來海峽兩岸應該成立跨文化集成創意中心,助推海峽兩岸文化融合,助推未來產品設計更多地和科技融合,更加智能化……5月14日,“工業設計與晉江產業升級轉型”專題講座暨晉江工業設計行業交流對接活動上,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教授應放天針對國際國內工業設計新觀念、新趨勢,晉江區位特點的產業發展戰略前瞻展開精彩演講。
據悉,此次活動由晉江市人民政府主辦,洪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領導小組辦公室、晉江市經濟貿易局、晉江市工業設計與時尚創意協會、福建同天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大學教育部產品創新工程中心晉江分中心等單位聯辦。
嘉賓名片: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教授應放天
未來工業設計和科技要結合起來,現在全國有很多文化創意產業園,還沒有達到很好的盈利效果,科技運用不足是重要原因。應放天說:“設計和科技要結合起來。如電爐絲發展的例子,就體現得很明顯。當科學家發明了電爐絲,成本大約3塊錢,被一位商人設計成電爐子,就賣了30塊錢;又有人覺得電爐子容易燙手,于是設計成電飯煲賣了300塊錢……科技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不僅改變了世界,也創造了很好的商業價值。這就是很好的工業設計。”
未來工業設計是技術變成產品的重要橋梁,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智能化。“比如鞋服的工業設計,未來將更加功能化、智能化。比如企業可以設計專門為糖尿病患者制造的保暖功能鞋。因為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環比較慢,一凍就很容易爛,如果設計過的保暖鞋在家充上5分鐘電,在外逛街可以起到兩三個小時左右的保暖作用,這樣的鞋一定會大受歡迎。”應放天說。
此外,應放天認為臺灣是泉州很重要的資源優勢。“海峽兩岸在美食、語言等文化方面有很深的歷史根源,這種文化聯系性是很難磨得掉的。建議在泉州、晉江成立跨文化集成創意中心或鞋服創新中心,相信大有可為。吸引大批臺灣企業落戶泉州,相信設計可以助推兩岸文化融合,設計可以在鞋服、美食方面催生更多全新文化產品,設計可以助推泉州的服裝、鞋服、茶葉等行業全面提升。”(海都記者 陳冷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