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以數字技術驅動健康醫療事業發展,馬化騰更是提出了三點針對性建議:
一、加快數字技術應用,促進醫療資源和能力平衡發展。
一方面,醫療欠發達地區和基層機構可以率先推廣人工智能輔診等技術,如騰訊結合醫療影像與人工智能技術的“騰訊覓影”平臺,目前已成為醫療機構的癌癥輔助篩查工具;通過AR、VR、直播等方式,基層醫生能與專家遠程會診和交流,這些都將有效改善醫療資源不足的現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精準下沉。
另一方面,患者就醫全流程在線服務、基于區塊鏈等技術的電子病歷和處方安全流轉、院務管理上云和周邊服務智能化等,也將極大提升醫院的服務和管理能力。
二、利用數字技術加速推廣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建議以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為載體和手段,建立跨部門、跨領域健康醫療機構間的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健康醫療大數據的規范采集、集成共享和合規應用,提升管理和服務的精準度,助力國家建設全方位、全周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
三、完善數字技術應用的制度環境和協同創新機制。
建議立法明確管理機構、醫療機構、市場主體、患者個人等各方主體對醫療數據的權屬關系。建立由政府牽頭、多方參與的健康醫療領域開放創新平臺,加強成熟技術和頂級專家經驗共享,破解數字技術與醫療行業融合的共性難題,降低數字技術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技術門檻。
作為比對,我們將他2016年和2017年和醫療相關的建議進行了整理:
2016年: 分級診療有賴于打破醫院“信息孤島”。
我國“看病難”一直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針對此問題,馬化騰建議,實現分級診療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患者信息共享。
只有讓醫務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健康、診療、用藥情況,全程跟蹤病人的健康信息,為患者提供連續的整合醫療服務,才能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
打破醫院的“信息孤島”,就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建立并完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制度,實現相關信息的可得性和互聯互通。
2017年: 關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網絡強國戰略的建議。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網絡強國的意義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的網民數達到7.31億,網民占人口比例達到54%,其中手機上網用戶數達到6.95億。
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已經與傳統金融、醫療、教育、交通、專業服務等行業深度融合。
我們應順應這一歷史潮流,充分發揮我國作為世界互聯網最大單一市場的優勢,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推動網絡強國戰略落地。
加快推進網絡惠民及網絡扶貧工程,縮小數字鴻溝。發展數字經濟是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
建議以提升百姓滿意度和生活品質為目標,著力提升數字經濟惠民水平,重點推進醫療健康、教育培訓、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社區服務等領域的數字化應用普及,推進網絡扶貧、精準脫貧,推動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民生服務協同,鼓勵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載體的具有統一入口的集成化城市服務發展。
全面提升民生服務水平,實現民生服務數字化和城鄉服務均等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