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晚,比爾·蓋茨來到北京大學,出席“蓋茨與北大學生面對面2.0”活動,并發表題為《中國的未來:創新、慈善與全球領導力》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很高興來到北大,特別是在北大即將迎來120周年校慶之際。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北大在高等教育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曾多次訪問中國。最初,我來中國主要是因為微軟的工作。十年前,我有幸成為北大榮譽校董;2008年奧運會期間,我在北大現場觀看了中國隊與韓國隊的乒乓球半決賽,這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大家可能還記得,當年中國隊包攬了乒乓球男單、女單、男團、女團等各項金牌——還有兩塊銀牌和兩塊銅牌。對于我這樣的超級乒乓球迷來說,親歷賽場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這從某種程度上展示了中國擁有的超凡潛力。無論是從自身的發展還是對世界的貢獻來看,中國都是一個不斷追求卓越的國度。
隨著中國經濟走向成熟,在應對能源和環境治理等自身挑戰時,中國正在做出大膽的抉擇,盡管這確實艱難。在氣候變化和發展等全球重大議題上,中國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世界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中國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全球化究竟能給普通民眾帶來多少好處?富裕國家的人們對此存在質疑。美國總統大選和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印證了這些國家在移民、安全和全球發展等議題上出現了國內利益優先的傾向。
我們高興地看到,中國正逐步展現其全球領導力,填補這一缺失。中國足以勝任這一角色。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取得了任何國家都無法企及的成就:幫助數億人民擺脫了貧困和疾病,還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實現了經濟現代化。
我們雖然不能期望中國去填補富裕國家在發展援助領域留下的缺口,但中國承諾將對非洲的發展援助擴大三倍,真可謂明智之舉。中國在很久以前就認識到,幫助其他國家消除貧困相當于給各國人民創造一個更加穩定和安全的世界。
中國通過中非發展基金等融資機制創新,鼓勵對非投資,這不僅發展了非洲經濟,也為中國產品走向世界開拓了新市場。
中國讓數億人口脫貧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成就,不過中國的發展并不均衡,迄今仍有4300萬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但令人振奮的是,習近平主席承諾中國將在2020年前消除極端貧困。
我們的基金會正在與中國開展新的合作項目,從改善加強農村基本醫療服務、提高兒童營養水平和擴大普惠金融等領域入手探索扶貧創新模式。
中國不僅在解決國內問題方面努力取得新突破,也在利用其對抗貧困和疾病方面的經驗幫助其他國家應對類似挑戰。幾年前我訪問北京的時候,汪洋副總理曾說:“非洲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昨天。”這句話讓我記憶猶新。現在,來自中國的經驗正在幫助非洲邁向一個嶄新的明天。
這對中國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時代。當你們步入社會時,恰逢中國崛起,成為全球發展和創新的中心。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中國,關注你們這些即將走出校門的天之驕子。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在四個方面進行探討。我相信這些領域能夠給你們提供大好機會,充分運用你們的知識,發揮你們的熱情和抱負,推動中國和世界取得更加令人矚目的進步。這四個領域分別是健康、農業、能源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