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將召開。在此承上啟下的時刻,我們對2016年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成績感到欣慰,對新階段的市場發展和改革充滿期待。資本市場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承擔著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使命和職責,必須在完善自身體制機制的同時,為實體經濟發展發揮積極推動作用。2017年有望成為資本市場取得突破性發展的一年,時不我待,時不再來。
2016年,我國資本市場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重要理念,堅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基本底線,堅持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突出位置,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根本宗旨,扎扎實實抓改革,鐵面無私抓監管,取得了積極成果。主要包括:進一步強化全市場的信息披露機制,依法打擊內幕交易和股價操縱行為,嚴查并購重組中的惡意套利行為。強化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新股發行體制,強化依法退市機制。在繼續加大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這些“主力軍”合規經營監督的同時,加強了對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的日常稽查和立案稽查。進一步健全了投資者保護機制,推出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
在“嚴監管”、“穩發展”的總基調下,2016年股市運行總體平穩,波動幅度明顯趨緩,市場內在穩定機制增強。股票融資規模大幅增加,2016年,IPO、再融資(現金部分)合計1.33萬億元,同比增長59%,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持力度加大。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資本市場在經過2016年的修復發展階段后,有條件、有可能進入一個加快發展的新階段。
依法、從嚴、全面監管仍然是新階段市場發展和改革的主基調。保持監管常態,依法查處大要案件,震懾違法違規者,不斷凈化市場環境,是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基礎。要繼續健全多層次股權融資體系,為企業降低杠桿、培育動力提供多種渠道。完善創業板價格形成機制,深化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融資功能。完善市場化并購重組和退出機制,推進企業去產能、去庫存。穩妥推進相關上市公司的退市工作,積極參與煤炭、鋼鐵等領域去產能和資產重組進程。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助力大型國企央企整合,提升國有核心企業競爭力,促進民營經濟有序發展。
資本市場能否實現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主要取決于四個層面,可以概括為“一個監管”和“三個主體”。一個監管是指包括政府監管者在內的監管體系。三個主體是指上市公司主體、證券期貨服務機構主體、投資者主體。其中,就投資者主體來說,重點是依法保護其權益。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是提高供給質量的主力軍,是新技術新產業的重要開拓者。上市公司質量如何,直接檢驗著資本市場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要完善制度,促進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高,促進其價值創造能力不斷增強。
證券期貨服務機構包括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等,它們承擔著篩選和輔導上市公司資源,鑒證傳播紛繁復雜的市場信息,提供多元化投資理財服務的職責。建立一支強大的遵守法紀、恪守道德、勤勉盡責、專業敬業的證券期貨服務機構隊伍,才能使監管理念和發展規劃切實落地。可以說,證券期貨服務機構隊伍是否強大是資本市場是否強大的重要衡量標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資本市場落實這一要求,就是要抓好“一個監管”和“三個主體”建設,排查風險促發展,穩定發展化風險。風險本身不可怕,關鍵在于采取什么態度和使用什么方法。
中央提出,2017年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同時,要繼續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民工市民化。要深入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繼續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三大戰略。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和財稅金融、國有企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這些改革和發展任務都需要金融資本的支持,需要資本市場機制的支持。我們期待,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振興,實體經濟質量的提升也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期待中國股市和整個資本市場迎來一個“好戲連臺”的新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