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于10月7日在利馬參加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舉辦的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時表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有望平穩增長,經濟結構向服務業和綠色轉型將為未來增長提供支撐。
馬駿表示,雖然中國在過去幾個季度中面臨著經濟減速的壓力,但是支持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步增加。他表示,最近幾個月中國房地產銷售明顯回升,將有助于在明年上半年穩定房地產投資;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明顯降低了許多基建項目的融資成本,有助于支持基礎設施投資的較快增長;過去幾個季度出臺的穩增長宏觀措施在經過一段時滯之后也將對經濟增長產生更加明顯的效果。
關于國際資本市場對于中國經濟的一些悲觀解讀,馬駿表示,產生這些看法的一個原因是資本市場過度關注和解讀與中國“舊經濟”相關的高頻數據,比如煤炭價格、電力消費量、貨運量等。這些數據與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活動高度相關,而由于經濟結構的快速轉型,這些產業正在走下坡路,占GDP的比重不斷下降。應該更多地關注電子商務、醫療、保健、環保、新能源、旅游、娛樂等行業,這些行業的成長速度遠高于總體經濟增速。服務業和綠色產業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
關于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的前景,馬駿認為,中國總體經濟增速的變化對大宗商品需求增速會有影響,但不是主要的。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的變化更多地取決于其經濟結構的變化。隨著中國經濟向服務業和綠色化轉型,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速和結構也必然會產生變化,未來投資構成中占據更大比重的應該是有技術含量的投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