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臺資養老機構“平潭關愛養老護理之家”在流水鎮正式6揭牌。該養老機構引進臺灣養老模式,旨在為兩岸老人提供人性化、專業化養老服務,打造扎根平潭的兩岸養老護理品牌。省民政廳副巡視員鄭成林出席揭牌儀式。
平潭關愛養老護理之家位于流水鎮西樓村517號,目前約有100張床位,試運營以來已有十余位老人入住。
平潭關愛養老護理之家
引進臺灣養老模式,為兩岸老人提供護理服務
“今后發展先是繼續目前主營的老人養護服務,下一步將對接臺灣的旅行社等機構,讓臺灣中老齡游客在來平潭旅游時獲得候鳥式修養,即白天游玩,晚上到這休息護理。”平潭關愛養老護理之家執行長林樽說,臺灣養老服務產業起步早,理念較為成熟,希望能引進臺灣現有養老護理經驗,在嵐為老人提供更人性化的養老服務。
平潭關愛養老護理之家執行長林樽
林樽是一名平潭人,五年前認識了現在的團隊伙伴馮平,開始接觸養老護理行業,直到去年他回到平潭開始籌備機構運營工作。他認為,隨著平潭發展,來嵐工作、養老和旅游的中老年臺胞將越來越多,臺式護理服務的需求量也將大大增加。“我主要從事機構行政工作,而馮平等人則更專注于護理服務,他們有專業的護理知識和多年臺灣護理經驗,能為兩岸老齡同胞提供先進的護理服務,讓臺灣老人在這里也能體驗到臺式養老護理。”林樽說。
學成歸來,與家人共同為老人服務
吳隆堃去年在臺灣一所大學畢業,初中畢業后他就跟隨母親前往臺灣,近來母親馮平回平潭辦理養老機構后,他與哥哥吳治幫也回嵐到這家機構工作。2002年,母親馮平前往臺灣在醫院里從事護工工作,受母親影響,吳隆堃和兄長對護理事業有更多的感受和想法。他說:“臺灣老人不排斥在養老院養老,大陸老人則更傾向在家養老,空巢老人現象普遍。如果我們能提供人性化、溫馨的養老服務,將會改變許多老人的觀念,讓他們來這里安養天年。”
吳隆堃為老人整理床單和棉被
提到為何會回到平潭參與養護工作,吳隆堃說表示,自己在臺多年一直關注家鄉平潭發展,得知在嵐臺胞越來越多,臺胞養老市場日益擴大,便決定與母親回到平潭創業。而且,長期接觸老人后發現自己性格較有耐心,適合照顧老人。“讓老人和老人作伴,加強老齡人之間的交流,舉辦適合老齡人參加的活動是我下一階段的目標。”吳隆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