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跨越式發(fā)展帶來的城市及區(qū)域交通需求的變化,平潭正著力構建暢達、綠色、智能、和諧并具有生態(tài)海島特色的綜合交通體系。日前,福清至平潭高速公路擬開展建設。至此,平潭對外交通的“三大通道”均“浮出水面”。
第一通道:平潭海峽大橋、漁平高速公路 項目進展:已通車
2010年12月25日,漁溪至平潭高速公路(以下簡稱漁平高速公路)與平潭海峽大橋正式通車。平潭從此被納入海西交通快通道,從平潭乘車前往福州市區(qū)僅需80分鐘。
漁平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網(w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平潭綜合實驗區(qū)、福清市連接沈海高速公路的主通道,項目全長41公里,總投資45.75億元,同時建設江陰疏港支線15公里。漁平高速公路起于沈海高速漁溪復合樞紐互通,經(jīng)莊前、江鏡、港頭、高山、東瀚,與平潭大橋相連。該項目2008年12月19日動工建設,全線通車時間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
平潭海峽大橋是省重點項目,也是我省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項目起于福清市東瀚鎮(zhèn)小山東,跨越海壇海峽,經(jīng)北青嶼,終至平潭娘宮,路線總長4976米,其中橋梁總長3510米,橋面和引橋寬17米,通航等級為5000噸。大橋2008年2月27日正式開建,2010年11月30日建成試通車,比原計劃提前9個月完工。
漁平高速公路、平潭海峽大橋的建成,結束了平潭近40萬居民只能通過輪渡進出平潭島的歷史,從福州至平潭的車程縮短至80分鐘。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制約平潭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交通瓶頸問題,對改善平潭投資環(huán)境,完善我省及國家干線公路網(wǎng),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qū)的開放開發(fā),推動福建科學發(fā)展、跨越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通道:福州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福州至平潭上島鐵路 項目進展:已開工
長平高速公路于2015年動工開建,預計于2018年建成通車。屆時,該高速將和福州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相連,市民驅車前往平潭只需1小時。
長平高速設計時速120公里,雙向6車道,路基寬度34.5米。該項目起自長樂市古槐鎮(zhèn),設前塘樞紐互通接福州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經(jīng)江田鎮(zhèn)、松下鎮(zhèn),跨越海壇海峽進平潭島、再經(jīng)蘇澳鎮(zhèn)、平原鎮(zhèn)、蘆洋鄉(xiāng),終于中樓鄉(xiāng)的昆湖村附近,與平潭壇東大道相接。項目總長約45.5公里,其中岸上部分32公里,跨海部分13.5公里。
長平高速通車后,將成為進出平潭綜合實驗區(qū)的第二個通道,緩解漁平高速的壓力。通過長平鐵路延伸到臺灣島,將成為未來到臺灣島的客運通道。
上島鐵路(福州—平潭鐵路)主要以客運為主,兼顧貨運,起于福州站,終于平潭,設計時速200公里,全長約86.87公里,其中長樂境內長約42公里。機場鐵路(福州—長樂機場)起于福州北站,終于長樂機場,定位為城際鐵路,設計時速200公里,正線全長20.65公里,運營全長53.265公里,靜態(tài)投資約35億元。
福平鐵路于2013年10月動工建設,預計于2019年建成通車。該鐵路設計為雙線Ⅰ級鐵路(屬于快鐵而非高鐵)。福平鐵路建成后,平潭往返福州市區(qū)將縮短近20公里,半小時內可達福州,也使長樂、平潭與福州市區(qū)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對進一步促進市縣兩級融合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