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化縣在推動全球陶瓷供應鏈升級的同時,直面環保挑戰,率先構建廢舊石膏模具“回收-再生-智用”閉環體系,依托自動化粉碎與煅燒技術,實現廢棄模具高效循環再生,顯著降低資源消耗,邁向綠色生產。同步驅動產業智造升級,以自動化生產系統革新花紙工藝,突破傳統效率與精度瓶頸,創新賦予陶瓷表面浮雕觸感、幻彩光影及高清特效,不僅提升了產品表現力與附加值,更推動日用瓷與出口瓷加速實現批量化與高端化轉型。回收閉環的綠色實踐與花紙工藝的智造突破,共同為該縣陶瓷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石膏循環鏈撬動產業綠色轉型
鑫源生產車間,鏟車將廢石膏模具倒入原料倉
近日,記者走進德化縣鑫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鏟車將成堆的廢石膏模具倒入原料倉。廢棄的石膏模具通過一條自動生產線“脫胎換骨”為嶄新的石膏粉,成為驅動陶瓷產業綠色智造的核心動力。
鑫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立足“陶瓷企業廢模—回收加工—陶瓷企業回購”的創新模式,每年處理廢舊石膏模具超6萬噸,產出優質石膏粉5萬噸,滿足本地陶瓷企業六成需求。其采用“內熱管式回轉窯一步法”煅燒工藝,實現料風分離,保障石膏粉白度與品質。“我們引入全自動生產設備,整個車間由中控室統一控制,僅需8個工人,就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生產。”副廠長郭吉波說,公司新型振動篩分裝置通過負壓吸附粉塵,解決作業環境二次污染問題。憑借領先的智能數字化車間建設與24項專利技術,該公司不僅有效降低了陶瓷產業資源浪費和生產成本,更成為省級循環經濟示范標桿。
工人在操作石膏粉自動生產線
寧峰石膏工業有限公司同樣致力于固廢再利用,每年回收陶瓷廢模7萬噸、電廠脫硫廢石膏6萬噸,通過人工分揀,加入一定比例的原礦石,經過破碎、控溫煅燒與嚴格質檢流程,確保產品高品質。此外,該公司還從泰國、埃及等國家進口純天然原礦石,生產原礦石膏粉,憑借對質量的極致追求,寧峰與九牧、箭牌、科勒等國內衛浴巨頭建立了穩定供應關系。“我們采取‘一客一標’定制,排除萬難為企業提供高品質的石膏粉。”總經理林景斌表示,新增生產線已投入完畢,未來將向自流平、抹灰石膏等新領域拓展,持續擴大產業版圖。
順美集團自動注漿生產線
在產業鏈下游,順美集團等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將再生石膏價值推向新高度。企業引進集成模具閉合、自動注漿、定時排漿等環節的全流程高效自動注漿生產線,并配套應用高密度再生石膏模具,生產效能與產品質量顯著提升。據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介紹:“自動注漿系統將注漿周期從傳統手工的3~4小時大幅縮短至1~2小時,結合高密度模具的應用,脫模時間縮短30%,整體生產效率提升超50%。”高密度再生石膏模具的關鍵優勢在于保障注漿均勻性、加速脫模并提升細節精度,使得成品合格率大幅提升至95%以上,同時大幅度降低人工誤差。這一技術革新不僅構建了“高效率、標準化、低損耗”的智造新模式,更讓再生石膏成為高品質陶瓷量產的堅實保障。
“從廢料到優質原料,再到支撐自動化生產,石膏循環鏈已成為德化陶瓷綠色發展的核心引擎。”縣工信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鑫源與寧峰的資源再生能力,疊加順美等企業的智能化應用,構建起“回收—再生—智用”的完整的循環產業鏈閉環。
自動化生產賦能陶瓷裝飾新生
新佳興花紙自動生產線
日前,在德化縣新佳興花紙印刷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高效協作,從設計、制版、配料、打樣到印刷、封油、出貨,整個工藝流程嚴謹有序。
“2003年創業之初,花紙生產速度慢,許多陶瓷廠選擇外購。”公司總經理連成財回憶道,正是這行業的高技術門檻激起了他的挑戰欲,他果斷從傳統印刷轉向陶瓷花紙生產。經過近五年的技術攻關——學習印刷工藝、引進人才和設備、優化生產流程,新佳興成功抓住了日用陶瓷貼花市場的機遇。
2022年,公司迎來了關鍵升級:場地換新,自動化生產設備進駐。“機械手代替人工,原本需兩人操作的改為一人操作,如今在一條僅三十多米的生產線上高效完成,顯著節省空間與人力,大幅提升生產效率。”連成財說,他們通過借鑒傳統手繪圖案,生產的仿手繪花紙,高度還原手繪效果達90%,有效彌補了我縣產業鏈短板;浮雕金花紙工藝更實現突破。通過引進設計印刷人才,公司持續創新工藝,已擁有6項發明專利,進口的原材料的采用,則進一步提升了產品品質與附加值。
凹雕花紙陶瓷成品
德化榮盛達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花紙生產及陶瓷出口的企業,其核心優勢在于“高清無網點”花紙技術??偨浝硗鯓s明介紹,這得益于獨特礦物質配方及改造日本進口的膠印機,使其能精準印刷無機高溫材料?;埗▋r關鍵在于用料與配色的復雜度,配色種數決定印刷次數。公司擁有2條全自動生產線,提升效率60%,人工成本降低50%。其生產的釉下、釉中和釉上花紙,不僅滿足自身企業需求,也為其他陶瓷企業提供定制服務。
花紙運用場景應用廣泛:花瓶及簡易陶瓷罐采用免燒花紙,180℃低溫烘干;日用茶具則需入窯進行1200℃高溫淬煉。在榮盛達陶瓷,一只普通馬克杯,融合手繪與花紙技術,能呈現細膩復雜的畫面;浮雕花紙及凹雕花賦予陶瓷罐燒成后的立體質感;《京劇人物》個人杯則運用幻彩花紙,逼真復刻手繪筆觸與動態光影,杯身滿工,從不同角度呈現人物神韻與色彩魅力。
如今,德化縣花紙全自動生產線正以每小時3000印次的驚人速度,為陶瓷精品貼附金邊——這正是“科技賦能藝術”的生動寫照。(鄭智得 蘇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