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水月亭
中秋賞月,臨水意境最佳。為了擺脫喧鬧,我們一行人選擇了武夷云窩最險處的隱屏峰,一是為了幽處品茗,二是為了高處賞月。隱屏峰峰腰橫列三痕,仿佛折斷又連接在一起的山峰,叫接筍峰。隱屏峰的中位處,被人們刻意地劃分為仙凡界。此下,凡人世界;此上,仙人境界。欲上隱屏峰,就得上石蹬道,然后要攀援一條數十米長的鐵梯,鐵梯佐以鐵索護衛,隱屏蹬道有 “雞胸”、“龍脊”, 極為險峻,艱難而上,到得絕妙高處,膽小的人已是一身冷汗,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油然而生。
最早來此處品茶者,原為明代道士汪三寶、劉端陽,這條險道正是他們開鑿的。峰頂有玄元道院、清微道院遺址,還有仙凡界、仙奕亭、南溟靖諸勝,古代號為“隱屏真境”。隱屏峰的風景奇秀驚險,今天我們只要緣鐵梯攀援,就上得隱屏峰的第一層。其危險令人目眩,腿腳發軟。更驚奇的是,斧刃般的山巖,豎起的斧尖上,居然還矗立著一角亭子,名曰“水月亭”。水月亭的空間狹小,憑欄遠眺,感覺如飛鳥展翼,稍不留意,就會飛翔。憑闌水月亭,九曲溪如明鏡倒映著兩岸的青山,一幅淡雅水墨山水畫,便宜呈現在眼前。若遇山間月夜,清澈的溪水中映著一輪明月,多么富有詩情畫意。
在水月亭登高賞月,我們能得到最有詩意的收獲:我們可以收獲到四個月亮。李白所說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種感覺,是在平坦的地面上得到的。月明星稀時,秋高氣爽時,浩月高懸,瀟灑清華于大塊。水月亭讓我們看到了清華四月。哪四個月亮?原來,武夷山人是極富想像力的:天上一個月,水中一個月,杯中一個月,還有呢?那就是你看到這三個月亮之后,有一只月亮在你心中留著了,這只月,就是感覺,是集三個月亮所有美好于一體的那只月的感覺。或許是嫦娥,或許是嬋娟,只有你自己心領神會了。水月亭的杯中之月,是浸在茶杯中的那只月。那只被茶香吸引的月,姣美,清華,亮麗。
水月亭的存在,當然還與朱熹與麗娘傳說有關。這就不得不讓水月亭杯中的月亮,透出幾分帶著酒味的仙妖之氣。當年,朱熹在武夷精舍講學之時,常邀三五文友夜攀隱屏峰,佇足此亭,握茗賞月,吟詩作對。滿山黛色,月光如泄,盞中忽現月影,四周上下,月光如水,這水月亭之名便由此而來了。
水月亭旁有一條武夷山最險峭崎嶇的小道通向山頂,山頂上有一處狐仙洞。武夷山上曾有一只修煉千年的狐貍精,朱熹在此著書立學,引得四方名士前來求學,也引起了這只狐貍的愛慕。朱夫人仙逝,這只狐貍念朱熹形單影只,無人照顧,便幻化成一個美麗的姑娘,謊稱自己孤苦無依,又極愛理學,愿拜先生為師,這就是胡麗娘。朱熹念麗娘是端莊淑女,就留其在身邊。麗娘聰慧善良,溫柔多情,照顧朱熹更是盡心盡力,極盡體貼,使朱熹孤寂的心靈得到慰藉,文思如泉。不久,兩人情投意合,結為連理。但后來,麗娘卻遭妖孽陷害至死,活活拆散了一對恩愛情侶。武夷山人為紀念這只美麗善良的狐貍,就在峰頂為她修了一座廟,希望她在此吸收天地之精華早日成仙,也為了讓朱熹抬頭就能望見麗娘,以慰他的相思之苦。如此凄美的傳說,讓水月亭杯中的月,總是沉淀著道家的狐仙味。明晃晃月掛在天上,掉在九曲溪水里,留在胡麗娘給朱熹敬酒的杯中,藏在胡麗娘的心中。
今天,我們有幸登上水月亭,端起一杯武夷茶,杯中清亮茶湯,亦能照著天上朗月,朗月給了我們一杯詩情畫意,也給我們的茶杯里注入點狐仙的傳奇,而一杯武夷茶在傳奇故事的渲染下,讓隨處可見的武夷茶,也變成奇茗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