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這座山海交融的“有福之城”,歷史積淀深厚、山海風光旖旎。近年來,福安市生態環境保護事業邁上新臺階,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8月15日,我國首個“全國生態日”,福安市發改局聯合福安市委宣傳部、生態環境局、海洋漁業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工信局、自然資源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等十多家單位舉辦2023年“全國生態日”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市民通過宣傳手冊、宣傳展板、現場咨詢等方式,詳細了解了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和福安市生態環境工作成效。
與此同時,當天,福安城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項目在福安市城陽鎮正式開工。
據了解,福安城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坐落于城陽鎮鴨母洋,占地面積180畝,于2003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因垃圾填埋作業至堆體設計終場標高,根據相關規定已停止使用,并實施封場處理。
封場項目總投資概算為6066.02萬元,主要建設垃圾堆體整形工程、封場覆蓋系統、填埋氣體收集導排工程、滲瀝液收集導排系統、地下水控制工程、污泥坑整治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等。
“該工程是省、寧德市重點工程。工程完工后,垃圾填埋場將被改造成生態綠地,極大程度改善了周圍環境。”福安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繆健偉說。
近年來,福安市有關部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扎實推進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福安生態環境局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上半年,福安市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99.4%。有序推進鋼鐵超低排放改造;持續開展海漂垃圾陸海統籌工作,累計打撈海漂垃圾1907.94噸;實施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開展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排查。
福安市發改局助力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綠色經濟優質發展。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有序開發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已備案屋頂光伏發電項目32個,總投資3.1億元,裝機規模17.3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2.91萬千瓦。加強傳統產業綠色關鍵技術與工藝的研究開發,助推電動船舶、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加速發展。
福安市林業局突出增綠添彩,繪就綠水青山新景象。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上半年,完成植樹造林25453畝,森林撫育36000畝、封山育林16000畝;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累計義務植樹108萬株;加快油茶豐產栽培示范基地建設,扶持一批具有福安特色的畬藥品種……目前,福安市森林覆蓋率達54.61%,森林蓄積量達913.5836萬立方米。
福安市農業農村局堅持綠色生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無盲點、無死角。創建美麗庭院145個、美麗鄉村微景觀49個、美麗鄉村小公園14個、美麗田園4片、美麗鄉村休閑旅游點1個;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項目,推廣植保新技術、新農藥、新藥械等,2023年,建立綠色防控核心示范面積1400畝以上,推動農藥減量……
生態興,則文明興。如今的福安,綠意盎然,移步換景。未來,福安市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閩東日報通訊員 雷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