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古田縣應急管理局探索建立安全生產指導服務“3+”工作機制,取得顯著成效。今年以來,該縣工貿企業安全隱患數量同比降低了52%。
為切實優化古田縣營商環境,及時、優質、高效地服務企業,古田縣應急管理局探索建立“服務+監管”“干部+專家”“部門+屬地”安全生產指導服務“3+”工作機制。
“服務+監管”克服企業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的問題。建立“應急大講堂”平臺,聯合有關鄉鎮(街道)開展“送課下鄉”活動,讓服務走在執法前。對于落實不到位的企業進行警示約談,通過指出不足、提供解決建議、簽訂承諾書等方式督促企業落實好安全生產工作;對不落實不整改的企業進行精準執法,倒逼企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干部+專家”克服專業性不足的問題。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為抓手、現場評審為契機,邀請專家上門為企業作指導,幫助企業建立或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專項整治,邀請行業專家協助檢查,讓干部在干中學、學中干,提升干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干部成為專家,更好地服務企業。“部門+屬地”克服服務力量不足的問題。聯合屬地鄉鎮(街道)開展實地摸排,對全縣14個鄉鎮1586家工貿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情況摸底,并制作電子版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根據摸排情況,按風險大小,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屬地負責風險小的企業,部門負責風險大、規模大的企業。結合“賦權鄉鎮綜合執法隊”,推動鄉鎮(街道)對轄區內工貿企業進行指導服務,擴充安全生產指導服務力量。
實行安全生產指導服務“3+”工作機制后,古田縣工貿企業排查治理隱患能力明顯提升,企業安全隱患大幅下降。(閩東日報 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