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這個是我們家鄉的羊肚菌,肉質肥厚、紋理清晰,營養價值非常高!”“我們的產品鏈接已經上了,喜歡的‘寶寶’可以立馬下單,吃到真正天然、無公害的農產品。”“想要的家人們點擊下方小黃車開始搶購。”……近日,位于屏南縣電商產業園的直播間內,主播楊晨芬站在專業的直播設備前,自如地和粉絲、網友互動,向大家介紹當天銷售的產品。
楊晨芬是屏南縣培養的本土“網紅”主播,從小在菇棚和田間地頭長大,家里三代是種菇人。平常,她的直播地點都是電商產業園,而一到當地農特產品成熟上市的季節,她就會應農戶邀請,或主動來到田間地頭現場直播帶貨。
今年初以來,楊晨芬奔走在屏南縣長橋鎮、代溪鎮、壽山鄉等鄉鎮,上門收購農戶的茶樹菇、香菇、筍干、滑子菇、羊肚菌、地瓜粉、豆子等農產品,合計1.5萬多公斤。
“以前棚里的茶樹菇一熟,我就開始犯愁——既愁銷路,又擔心賣不出好價錢。”屏南縣長橋鎮長橋村菇農倪家瑜說,“現在不一樣了,有了電商直播,主播們會主動上門收購,而且價格還不低。”
像倪家瑜這樣被電商改變命運的農戶,在屏南比比皆是。山清水秀的屏南自然條件優越,盛產各類綠色山貨,但是此前囿于銷售渠道和地理位置等原因,一度面臨綠水青山難以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困境。
困則思變,屏南緊抓電商時代的“風口”,以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契機,以特色農產品為支撐,加大電商人才培育、電商載體建設、電商直播培訓,進一步打開了全縣綠色山貨銷路。
“電商產業發展,關鍵在人才。”屏南電商辦主任周華鏗說,屏南設立電商人才專項培訓經費,積極開展電商人才培訓,邀請團隊和職業培訓學校等來屏南舉辦短視頻直播培訓班,為電商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2019年以來,屏南縣開設了涉及直播各個方向的基礎實操培訓班,從參訓學員中篩選出精英班學員,進行長期“保姆式”培訓。進入精英班的學員可免費租借聲卡、補光燈等直播設備,直播產品可由龍頭企業一件代發,實現零成本創業。
截至目前,屏南共舉辦電商培訓60多期,累計培訓學員8000多人次,先后孵化了“小田姑娘”“潘漂亮”“包菇婆”等知名主播,有效吸引年輕人回流農村就業創業。目前,屏南縣從事直播銷售的企業、團隊20多個,從業主播100多名,直接帶動就業2000多人。
走進福建鮮珥貿易有限公司的直播間,主播們手拿農特產品向網友一一介紹;包裝車間里,工人緊張有序地挑選、包裝產品;廠房門口,一輛輛貨車整裝待發,準備將農特產品運往全國各地。
鮮珥貿易是一家集農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新型零售貿易公司,通過自建加工廠和品控、包裝、物流優化等舉措,對屏南縣適合電商銷售的農產品進行挖掘梳理,為縣內電商個體提供供應鏈支撐。去年,該公司銷售額達4億元,輻射帶動農戶6000多戶。
鮮珥貿易的不斷壯大,是屏南電商產業發展的縮影。截至目前,全縣注冊電商企業200多家,電商日均帶貨量從2018年的2000件發展到現在的6萬多件。2022年,網絡零售額8.69億元,同比增長33.1%;今年一季度,限上電商企業累計銷售額達9333.4萬元,同比增長121.03%。
“近年來,我們還積極創新電商營銷模式,借助抖音、快手等社交電商平臺,以‘原產地+直播’方式,不斷挖掘電商直播的潛力,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周華鏗介紹。
據抖音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抖音網店全國菌菇銷售額15億元,其中屏南主播銷售額就達到5億多元,占到三分之一;屏南芙蓉李、桂圓干、臍橙、蜂蜜等農產品零售額合計也達2億多元。
一套電商“組合拳”,建起山貨出村平臺,讓屏南農產品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飛向全國各地。“今年,屏南將繼續重點培育本地電商龍頭企業,深化與知名電商企業及平臺的多元合作,利用知名電商平臺優勢,打造網紅和爆款產品,助力農產品出山出圈。”周華鏗表示。(甘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