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地瓜干:
年產值超十億的特色優勢產業
連城紅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閩西八大干”之一,它的存在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清朝時,還作為貢品進貢朝廷,是宮廷宴席上的珍貴小點,美名 “金薯片”,連城也成為中外聞名的“紅心地瓜干之鄉”。
連城地瓜干保留著自然的色澤和品質,顏色黃中透紅,味道清香甜美,質地松軟耐嚼,而且還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維生素A、B含量,成為旅游景區的一大旅游食品,它的發展,也推動了連城旅游業的發展。
隔田是地瓜干的發源地,林坊、隔川、揭樂、大坪、李屋、洪山等地種植紅心地瓜制作地瓜干也歷史悠久。由于這些鄉村均為紅壤砂質,土質松軟,酸堿適中,氣候適宜,很適合這種紅心地瓜生長。
地瓜干的加工過去采用蒸煮、刮皮、壓扁、明火燒烤原片的傳統落后工藝。1987年后采用刮皮、刨片、切條、烘烤新工藝技術,產量、質量和銷路都得到明顯提高。1988年林坊地瓜干加工開始走向產業化。1990年至2000年,林坊7個村加工紅心地瓜干的農戶達500多戶,地瓜種植、加工和銷售的從業人員達3000多人。2009年連城縣成立的“福建省紅心地瓜干股份公司”設在林坊,有23家股東。2012年,林坊建有紅心地瓜干標準廠房5家,每家日產2至3萬斤。農戶加工大戶30余家,平均日產地瓜干5000多斤。開發紅心地瓜干產品形成蜜餞、香酥,重組三大類型60多個品種,目前年產值超10億元,產品內銷全國600多個大中城市,外銷日本、韓國、港澳臺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地瓜產業已經成為縣城周邊廣大農民致富的有效載體,當地農民從事地瓜干產業的收入占平均收入的一半以上。
連城地瓜干是連城特色優勢產業、現代農業支柱產業,全縣年種植地瓜10萬畝以上,加工產值超10億元,占據全國80%以上市場。在本月中旬剛剛出爐的福建省“首屆十佳地理標志商標”評選結果中,“連城紅心地瓜干”在全省近三百個地理標志中脫穎而出,入列十佳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