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四次進出姑田
“姑田戰斗”發生于此
在連城縣姑田鎮中堡村一座百年老屋的墻上,當年紅軍寫的一條標語至今清晰地保留著。
歷史上,紅軍曾四次來過姑田。
第一次是1929年7月10日,紅四軍二縱隊的部分官兵到姑田,收繳地主武裝,沒收地主錢糧。朱德總司令還于此發表了講話。
第二次是1932年2月,紅十二軍進駐姑田,遭到地主華仰橋為首的反動武裝民團和當地“大刀會”的襲擊,在紅軍的反擊下,華率民團逃往永安小陶。幾日后紅十二軍撤離姑田。
第三次是1932年9月,紅軍紅九團約1500人,在團長吳勝,政委羅桂華的帶領下,奉命東進,進駐姑田,引起了永安、寧洋等地地主武裝和土豪劣紳的恐慌。9月中旬,以華仰橋為首,糾集了連城、寧洋、永安3縣的地主武裝和大刀會門徒共2000多人,突然襲擊紅九團。紅九團沉著應戰,這場戰斗,打死打傷民團、大刀會門徒160多人,俘虜200多人,是為有名的“姑田戰斗”。
第四次是1933年8月1日,彭德懷率紅軍東方軍進駐姑田,歡慶建軍六周年。3日,東方軍追擊十九路軍離開姑田到小陶。
松毛嶺抗敵屏障、浴血關山
系一度之安危,矗永世之豐碑
位于連城、長汀兩縣交界的松毛嶺是一座英雄之山、勝利神山。在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后期,展開了蘇區保衛戰來保衛僅存的狹小蘇區,松毛嶺地勢險要,是確保省蘇長汀和紅都瑞金的天然屏障。
1934年7月到9月,紅軍與國民黨軍隊在松毛嶺群山一帶進行了朋口戰役(朋口進攻戰)、溫坊戰斗(溫坊襲擊戰)和松毛嶺戰役(松毛嶺阻擊戰),其中,溫坊戰斗是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唯一的一次大勝仗。
1934年9月下旬,中央紅軍的紅九軍團、紅二十四師和連城、長汀地方武裝人員在松毛嶺上進行了7天7夜的阻擊戰,終因彈盡糧絕,撤出戰斗,但松毛嶺戰役和朋口戰役、溫坊戰斗前后歷時近三個月,滯延了國民黨軍“圍剿”中央蘇區和占領瑞金的進程,為中央紅軍戰略轉移進行長征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松毛嶺戰役是中央紅軍長征前最后一役,有近萬名紅軍先烈在松毛嶺上為革命獻身。至今,松毛嶺群山一帶仍保存著大量的紅軍戰壕、掩體、前線指揮所、臨時戰地醫院、紅軍營房和極為珍貴的紅軍烈士遺物。
連城籍“紅色特工”項與年
亮相央視《長征故事》專欄
近日,連城籍“紅色特工”項與年(福建省委原第一書記項南同志父親)克服種種艱難險阻,歷經千辛萬險,穿越重重封鎖線,甚至為了迷惑敵人敲掉自己4顆門牙,將國民黨圍困中央紅軍的“鐵桶計劃”絕密情報,及時送到瑞金并親自交到周恩來手中,促使我黨和中央紅軍果斷抉擇,提前突圍脫險,實現戰略大轉移,開始人類史上最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恢宏革命史實,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長征故事》第一章節目強勢播出。
連城不僅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更有著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連城擁有“中國優秀旅游縣”、“中國紅心地瓜干之鄉”、 “中國連城白鴨之鄉”、“全國武術之鄉”和“中國客家美食名城”等榮譽稱號。這里故有北夷南豸的美稱,它還是著名客家文化名城。連城冠豸山、培田古民居......這里的風景和美食都不會讓你失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