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本報持續呼吁安全島要種大樹,為市民送上一片綠蔭。昨日,市民陳先生撥打本報熱線稱:“在福州楊橋路和二環的安全島,夏天等紅燈就是一種煎熬。這次種上了十幾棵榕樹,盡管樹冠長大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我能感覺到陣陣涼爽。”福州市園林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是一次嘗試,如果效果好,加上資金到位,渠化島(即安全島)種樹將在福州繼續開展。
安全島種上大樹,不僅僅是增添綠意
今年第四個種樹的安全島
福州安全島主要采取矮灌木、地被等方式進行綠化,使用大喬木的不多,基本起不到遮陰效果。此次在楊橋路和二環交會處的四個安全島,種上了14棵榕樹,冠幅在2到3米,于昨日基本完工,已經能起到遮陰的效果。市園林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榕樹都是因為道路施工,被移植到苗圃的,這次回植到大路上,做到了資源的合理配置。而且都是選擇冠幅較大的,種下就可以給市民遮陰。”
這是市園林局今年第四次為安全島種上大樹。此前三次都是在金山大道上,選擇了金山大道與金洲路、建新路、洪灣路三個交會點的安全島。
種樹工序多養護要更精細
不少市民有這樣的疑問,市區那么多安全島,為什么種上大喬木的安全島不多呢?
市園林局的園林專家表示,在安全島種大樹程序比較復雜,推廣需要時間。首先,安全島面積要適宜,有的安全島太小,無法種上大喬木。其次,要有交警和市政部門的配合,這次楊橋路安全島種大樹,就得到了兩個部門的大力支持。此外,安全島大樹養護需要花費的精力比較大,費用也比較高。
專家表示:“前幾年,我們在金山大道和金榕路之間的安全島種植大喬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盡管安全島種植養護樹木的程序復雜,但今年還會在市區選擇場地條件較好的安全島,種上大樹。這種方法能緩解市區的熱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