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一線,為基層排憂解難
——閩侯推行“三個一線”工作法賦能東南汽車城建設
福州六和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副車架生產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東南汽車朝著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方向邁進;東臺工業園等園區積極實施標準化建設……走進東南汽車城,處處都能感受到轉型升級的蓬勃生機。
誕生于1995年的東南汽車城,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親自謀劃推動的重大產業平臺。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閩侯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大力傳承弘揚“四下基層”“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作風,以干部培養在一線、人才集聚在一線、破題解難在一線的“三個一線”工作法為載體,推動東南汽車城建設再上新臺階。
干部在一線
激發干事動能
基層,有干事創業的廣闊天地,也有貼近百姓生活的陰晴冷暖。
“閩侯縣打破了東南汽車城涵蓋的青口鎮、尚干鎮、祥謙鎮區劃壁壘,設立東南汽車城(閩侯)建設指揮部,推動相關部門在人、財、事等方面向汽車城指揮部授權放權。從相關縣直部門選派21名優秀干部,同時面向社會市場化招聘33名專業技術人員,進一步充實東南汽車城建設力量。”閩侯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結合年輕干部墩苗計劃,綜合考慮部門需求和干部專業特長,縣里定向安排44名優秀年輕干部到重點企業駐點服務。
協助推動東南汽車公司產線升級改造、推進六和機械增資擴產以及核心共享區建設……服務專班的年輕干部一邊磨礪自己,一邊協助企業推進各項工作。
2022年8月,福建捷虎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青口注冊落地,但在后續工作中陸續遇到商務系統審批、出口關稅發票等問題,有的問題還是第一次在省內出現。服務專班年輕干部、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處副處長陳震了解企業訴求后,立即上報領導,并陪同捷虎公司工作人員前往商務、稅務部門進行協調,3天就把問題解決了。
人才在一線
增強創新勢能
“目前制造業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勞工短缺。”東南汽車城福州福享汽車管理本部總監巫振梅說。
針對企業招工難問題,閩侯縣和青口汽車工業園區管委會舉辦了多場招聘會。為進一步規范東南汽車城勞務市場,滿足企業用工需求,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東南汽車城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于日前試運行。
“人的問題和地的問題,是關系企業發展的兩個命脈。”福享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感慨。為了解決人的問題,閩侯縣經過調研,找準東南汽車城產才融合不足等難點問題,實施校企互培賦能行動,推動東南汽車、六和機械等10多家重點企業與福建技師學院等院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共同開展職工培訓、新型學徒培養、專業共建等項目合作;積極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東南汽車城技工學校,根據汽車企業需求開展技工人才培養;打造產學研用平臺,目前,已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福建省重點實驗室18個。同時,出臺《閩侯縣支持汽車產業人才發展九條措施》,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推動奔馳、東南汽車兩家公司成功申報成為技能等級認定企業,可開展汽車行業11個工種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5個層次技能等級認定。
服務在一線
破解基層難題
“三期廠房擴建時遇到困難,汽車服務專班得知后馬上與相關部門協調,問題一次性就解決了。”巫振梅說,服務專班的年輕干部和企業聯系十分緊密,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遇到的難題。
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傾聽民聲,企業和群眾的呼聲得到回應,“急難愁盼”被一一“攻破”。
以往,東南汽車城的企業和群眾辦事,都要驅車1個小時左右前往位于閩侯甘蔗街道的縣行政服務中心。為了優化營商環境,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閩侯成立東南汽車城行政(市民)服務中心,入駐市場監督、交通等15個職能部門,設立34個服務窗口。截至目前,服務中心累計辦結業務17.5萬件,按期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達100%。
“‘四下基層’下的是基層,抵達的是民心,落腳點就是以人為本,讓企業和居民都能更加方便辦事,這是對‘以人為本’最生動的詮釋,”青口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東南汽車城自來水廠投用、七里學校開始招生、青口中央公園提升改造后驚艷亮相……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地,助推東南汽車城高質量發展:2022年,青口汽車工業園區推進東南汽車產線改造項目,整體產線技改預計于2024年底完成。今年以來,園區保持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規上產值320.99億元、比增6.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6.6億元、比增78%,繳納稅收26.98億元、比增29.4%。(記者 譚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