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簪》劇照。
福州新聞網1月8日訊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顧偉) 6日至10日,福建京劇院梅花獎得主孫勁梅主演的程派大戲《碧玉簪》和優秀青年演員李哲主演的折子戲《武松打虎》《十八羅漢收大鵬》,在北京人民劇場進行中國京劇“像音像工程”錄制。
中國京劇“像音像工程”由中宣部指導,2016年由文化部組織實施,目的是為今人留精品,為后世存珍品。入選該工程的是60歲以下,仍活躍在京劇舞臺上,有代表性劇目的優秀演員,申報劇目以優秀傳統劇目為主。錄制完成的作品將在央視戲曲頻道“中國京劇像音像集萃”欄目中播出。
“像音像工程”是對傳統文化現代化的一次探索性工程,是通過科技的力量推動傳統藝術“老樹開新花”。它采取的是先在舞臺取像,后在錄音室看像錄音,再由演員為自己的錄音配像的方式,反復加工,留下最完美的藝術記錄。
福建京劇院此次對入選“像音像工程”的三出劇目非常重視,在福州已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排演,唱念做打、化妝、燈光、服裝、道具,每個細節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這次錄制的京劇《碧玉簪》是程派代表作。福建京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孫勁梅是著名的程派青衣、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福建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孫勁梅師從程派名家張曼玲,《碧玉簪》是她常演的劇目。
李哲是福建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工武生,首屆中國京劇流派班學員、第六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員。李哲1999年畢業于上海市戲曲學校,師承李幼斌、梁斌、張幼麟、王全熹、楊少春等人,常演劇目有《武松打虎》《林沖夜奔》《快活林》《十八羅漢收大鵬》等。為了幫助李哲主演的《武松打虎》《十八羅漢收大鵬》參加“像音像工程”錄制,他的老師李幼斌親自到福州鳳凰劇院為其指導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