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北京人藝原創大戲《公民》再登首都劇場。馮遠征在該劇中飾演溥儀,“溥儀是一個真實的人物,有健在的人接觸過他,又有大批觀眾從文學藝術作品中了解過他,這么一個讓大家熟悉又陌生的人物,演起來真的非常有難度。”馮遠征說,上一輪演出還沒過癮,因為“這個人物可供挖掘的東西太多了”。
人藝原創話劇《公民》二輪演出
再度出演這個角色,馮遠征說,自己有了不少新的調整,“這次8場演出,我每天都有機會提高。每個人物都會隨著演員自身閱歷和對生活的感悟不同而最終融化到演員身上。溥儀這個人物吸引我的,除了他的經歷,還有他的內心,我希望能夠走心地演他。等到下一輪演出,我也還是會有跟現在不一樣的地方,永遠都有新鮮的東西。”
《老農民》中馮遠征飾演的馬仁禮成為最近備受觀眾好評的熒屏形象之一,而多年來影視話劇分身有術的馮遠征有著自己的看法,“我塑造的馬仁禮,大家覺得真實可信,是因為我自身有過農民的經歷,我在農村生活過,自己會干農活兒,我爺爺像馬仁禮的爸爸一樣,也是那會兒所說的地主,這些生活經歷都是塑造人物成功的關鍵。表演上的不同則是技術層面的,比如影視劇由于鏡頭的原因,不可能像舞臺劇一樣表演的幅度那么夸張。但也會有所借鑒,馬仁禮有點幽默感,有時要夸張一點才能出現效果,那我就可以借鑒舞臺表演方式。”
“《我的前半生》這本書,劇組基本人手一本,這是我們做排演前期案頭工作的重要資料。溥儀的有些病癥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都是書里有的,我們只是在表現手法上進行了創作,比如劇中掉褲子的處理,就是為了表現溥儀對于常規服裝的穿戴方面都沒有親力親為過這個細節,否則,你說怎么表現呢?我們總不能給觀眾念一段書吧?一種表現手段,沒有任何污蔑和侮辱的成分。我們藝委會的老藝術家們也都說這是一個好劇本。我們沒有從中讀出骯臟的成分。而我本人更是通過這個戲的排演,對溥儀這個歷史人物有了更多的認同感。我只是想演好我的戲。相信我,這是個好戲。”
目前《公民》上演在即,馮遠征同時也在開展著另一項工作,作為北京人藝又一位演而優則導的新晉導演,馮遠征將擔任9月上演的北京人藝原創大戲《司馬遷》的導演之一,正在忙著改劇本、選演員的他說,做導演是自己多年的愿望,“但做導演必須水到渠成,我一直的愿望就是等到積累到了那天再去做。”(記者 和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