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2點45分,上海昆劇團一級演員劉異龍因病去世,享年83歲。
1961年,劉異龍在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昆曲班畢業,工丑角,師從華傳浩、王傳凇、周傳滄等。
他在昆劇舞臺上演出了大量傳統折子戲,如《下山》《借茶》《活捉》《蘆林》《醉皂》《評話》《訪鼠測字》《癡訴點香》《相梁刺梁》《借靴》《狗洞》等,并創排了許多新劇目,如《濟公三戲花太歲》《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枯井案》《貴人魔影》《一捧雪》《潘金蓮》等。1993年參與春晚戲曲小品《群丑爭春》。
2016年4月1日,為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暨浙江昆劇團建團60周年、《十五貫》晉京演出60周年,五代同堂版《十五貫》上演了。那一次,王世瑤、劉異龍、陶波、呂福海、田漾,五只“老鼠”都來了。
那天晚上,記者在后臺,看到了正在化妝的劉異龍老師——
開場兩小時前,就到了后臺化妝間,一人一面小鏡子,在調色板上,涂好紅、黑、白三種顏料。他們要做一件最重要的事:自己化老鼠妝。
“都是傳字輩老師教的,化了60年了,只有自己懂得化。”眉毛、眼窩、鼻窩、嘴角,劉異龍畫的白鼻梁圖案,就是一只老鼠,還略胖。
“我的老鼠,是跟我爸爸學的。以前演戲,就是他給我化,我給他化。”王世瑤點了一點紅鼻子。
劉異龍第一個化完老鼠妝,開始綁護膝,穿襪子。
“有一次,我看到王傳淞老師的襪子上全是洞,我趁他不注意,洗干凈拿去補好。王老師拍完電影要走了,我說:‘王伯伯,這雙襪子給我做留念吧。’現在,這雙襪子一直放在我家的抽屜里,有時候我演《十五貫》,就穿這雙襪子。我一穿,哎,人馬上有精氣神吶。練功穿這雙襪子,有勁啊,好像老師在督促我——阿龍啊,儂好好較練吶!”劉異龍很感慨,“今天沒穿,襪子得進博物館,但心里穿了。”
這一個晚上,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在告訴我們這些后輩,什么叫傳。
這場演出,這張合影,已成絕唱。王世瑤先生、劉異龍先生,已離我們而去。
記者 馬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