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ofo工作人員正在地鐵四號線龍江站口整理車輛,從12月起,鼓樓區城管部門在轄區主要地鐵站口設立“定人定崗”制度,由共享單車企業派出運維人員,負責維持地鐵口非機動車停放秩序。本報記者 馮芃攝
地鐵口非機動車亂停現象
本報近來連續關注地鐵口非機動車亂停現象,報道受到市民廣泛關注,加強地鐵口非機動車特別是共享單車管理的呼聲不斷。昨天,記者回訪相關管理部門獲悉,目前,我市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門正在聯手嚴管共享單車,明年元旦起,未按照管理部門要求上牌的車輛將被禁止上路并被清拖。
全國首創,31.7萬輛共享單車獲二維碼“身份證”
12月8日起,南京車管所正式開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警務識別二維碼號碼”免費發放工作,這種橢圓形、藍底黑字的二維碼號牌相當于共享單車的“身份證”。執勤交警通過掃描共享單車標識牌二維碼或通過輸入共享單車號牌號碼,就可查詢此共享單車所有單位名稱、主要負責人、聯系方式、號牌、車輛類型、保險及違法情況等信息。用這種形式為共享單車上牌照,在全國還是首例。
根據市政府頒發的《關于引導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意見》,共享單車企業在給每一輛單車繳納三責險和人身意外險,且滿足運力、人員配置等條件后,可以到南京車管所申請給共享單車貼牌。目前首批符合上牌條件的共享單車有31.7萬輛,其中ofo小黃單車16萬輛,摩拜單車11.5萬輛,哈羅單車4.2萬輛。南京車管所將根據各企業申請時間,逐一上門核發二維碼號牌,盡快完成現有共享自行車號牌的發放。
根據管理部門會簽的管理方案,在2018年1月1日之后,未登記上牌的車輛將被禁止上路行駛。
“無牌車”“僵尸車”將被清出市場
公司倒閉不能用,長期占道無人騎。隨著各類共享單車進入市場自發洗牌期,有的共享單車企業因經營管理“內憂外患”而退出市場,遺留在路面上的共享單車既無法使用,也長期無人問津,成為“僵尸車”,不僅對市容環境造成影響,也給市民安全出行帶來隱患。近日,玄武區城管部門開展共享單車專項整治行動,對“僵尸車”集中進行清理。
整治中,執法人員發現珠江路上一處停著30多輛共享單車,車上積滿灰塵,車下地面則遍布煤灰、油漬、污水,其中幾輛單車的車簍中還放著剩飯盒、空酒瓶等。附近居民表示,這些共享單車在此停放了很長時間,由于騎的人少就成了這副模樣,對交通和環境的影響很大。執法人員立即展開清理,并將拖離的共享單車運送停車場暫存點存放。接下來,城管部門的精細化管理中隊還將在日常巡查中加強對“僵尸車”的清理與管控。
南京市地鐵交通設施保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該部門與摩拜、ofo等單車公司建立了30分鐘動態響應機制,要求各家單車公司合理投放車輛,加強運維人員配備,及時調配清理車站,確保車站出入口暢通等。
另外,根據相關部門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放管理的工作方案,明年元旦起,城管部門將會同公安交管部門一道,針對停放在道路上的未登記上牌車輛進行清拖,讓不符合管理規定的“無牌車”、企業已經“人去樓空”無人管理的“僵尸車”退出市場。
南京市共享單車管理實行“總量控制”“定人定崗”
“各在寧運營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我市8月3日明確,至2017年12月31日為存量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辦理上牌過渡期……現再次告知,請各企業加快辦理車輛上牌工作,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市將組織集中整治,對路面上未登記上牌的互聯網租賃車輛依法進行清拖。”11月29日,南京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在南京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發出告知。自今年8月以來,這個設置在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的聯席會議辦公室定期召集相關部門及企業,對共享單車的管理進行會商。
7月20日,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引導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意見(試行)》。三部門近日會簽發布的工作方案規定,以此為統計截止日,全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規模控制在45萬輛,禁止各企業增加新車投放。未來我市共享單車將嚴格執行“總量控制”。
另外,在共享單車的秩序管理方面,車輛停放將被劃分為禁停區、重點區域和一般區域3個層面。各企業必須在禁停區、重點區域實行“定人定崗”制度,加強人員、車輛配備,及時處置問題,明確車輛調度不得向禁停區、重點區域投放。(記者 張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