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前愈演愈烈的宜家召回北美地區“馬爾姆”系列產品,但未在中國召回一事,11月30日,上海市質監局公告稱,針對社會關注的宜家“馬爾姆”系列產品,已約談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要求企業切實履行召回義務。
12月1日,宜家零售中國總裁朱昌來回應稱,“馬爾姆”系列抽屜柜產生傾斜并不是質量問題,在中國不重申召回,但受影響的消費者可持續尋求上墻配件、上墻安裝,以及上門收取全額退款等服務,且該款產品至今未停產。
顯然,宜家沒有妥協。
只召回北美區域涉嫌歧視?
事實上,這并不是宜家“馬爾姆”系列抽屜柜第一次發生“奪命事件”。
早在2014年,美國就發生過兩起“馬爾姆”系列抽屜柜傾倒壓死幼兒的事件。2017年5月,美國加州又有一名兒童被爆出因宜家“馬爾姆”抽屜柜傾倒而死亡。截至目前,類似事故已造成8名兒童身亡。
2017年11月21日,宜家宣布從北美市場召回“馬爾姆”系列抽屜柜、梳妝臺等一系列隱患家居。但是,此次召回并不包含中國地區。
同樣是“馬爾姆”(MALM)系列產品,為何只召回美國和加拿大地區?
《中國經濟周刊》幾次致電宜家,對方均未就此答復。
宜家零售中國總裁朱昌來近日公開回應稱:“迄今為止,在中國沒有接到任何與‘馬爾姆’抽屜柜傷害兒童有關的訴訟,該款抽屜柜今年的銷量與去年相比也沒有很大區別。”
據朱昌來透露,從2006年至今,宜家在中國市場售出200余萬件“馬爾姆”抽屜柜,此前曾先后在中國召回超過2.2 萬件,有8000多件退回宜家,也有消費者申請免費上墻服務。目前該抽屜柜還在繼續生產,也沒有停產打算。
無疑,宜家此次在中國不重申召回的態度刺激了中國消費者的神經。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浩明認為,宜家這次不在中國召回同款問題產品,“不僅涉嫌區域歧視,更是違反了國際貿易對于發展中國家給予特別、差別與優惠待遇的游戲規則。”
宜家中國區公關經理許女士曾表示,此前在國外的召回事件,只是基于美國上述標準才予以召回,除此之外,符合其他所有國家的標準,在其他國家也未啟動召回,包括中國在內,所以并不存在歧視。
外界對此認為,宜家在中國市場的言行過于強硬。不過這種看法也許過于偏激,因為宜家在中國有時候其姿態放得非常低。
例如,2015年4月,北京一家宜家門店推出新規定,禁止顧客在展示家具上睡覺。不過,在發現很難完全杜絕這樣的行為后,宜家馬上調整了態度。當時宜家中國的一位發言人公開表示,歡迎顧客來店里試睡,鼓勵中國顧客觸摸和試用產品。
顯然,從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快20年的宜家對中國市場游戲規則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