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委員會如何構成?
李偉表示,作為國家安全最高決策應對機構,該委員會的負責人應該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委員會可能會包括外交、公安、軍隊、交通、衛生、民政等部門的成員。為了方便日常工作的開展,國家安全委員會可能會下設辦公室。
與其他國家的安全委員會有何不同?
李偉說,美、俄等很多國家都設有國家安全委員會或者類似機構。從現代化國家國際安全機制來說,各國安全委員會的基本功能都是一樣的。不過根據本國定位和在國際關系中扮演的角色,在處理一些問題上可能會有一些不同,但不會有根本區別。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專家張國慶在微博中稱,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正當其時,與國際接軌,意義重大。
背景
我國設有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
1981年,中共中央決定恢復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事機構為“國務院外事辦公室”。2000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與“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機構。
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外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分管有關外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和與外事、國家安全工作有密切工作聯系的相關機構部長組成,負責對外事、國家安全工作領域的重大問題作出決策。
除國家主席、國家副主席擔任正、副組長外,成員一般包括負責涉外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或國務委員,外交部、國防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港澳辦、僑辦、新聞辦的負責人,以及中宣部、中聯部的部長,總參謀部的高級將領等。
鏈接
各國國家安全委員會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美國總統幕僚機構之一,成立于1947年7月,由總統任委員會主席,其成員有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部長、財政部部長、緊急準備局局長、中央情報局局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及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其主要職責是統一有關美國國家內政、軍事和外交政策,向總統提出建議,但不是決策機構。
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是總統下屬機構,1992年根據俄羅斯憲法、安全法和總統命令建立,其職能是審議重要的國家和社會安全建設,制定統一的國家安全政策。
日本內閣會議今年6月7日決定,贊成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以求提升首相辦公室在應對外交和安全挑戰方面的領導力。依據提案,日本首相、內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和防務大臣將定期會面,商討外交和安全政策。如果有緊急事件發生,相關部門大臣同樣會加入會議。
軍隊
建設
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創新發展軍事理論,加強軍事戰略指導,完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要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解讀
軍民融合需要國家長期戰略規劃推進
軍事專家岳剛在微博中稱,全會公報中提到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指軍隊現代化水平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適應。
根據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此前,習近平曾多次強調加強國防科技現代化的重要性。
11月5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習近平在視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時強調,要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今年3月習近平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也曾強調,要進一步做好軍民融合式發展這篇大文章,堅持需求牽引、國家主導,努力形成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國防大學教授姜魯鳴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表示,戰略規劃是系統設計,也是整體布局。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規劃至關重要。軍民融合式發展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涉及軍地兩大系統和多方利益關系,需要國家通過長期戰略規劃來強力推進。(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一)
(原標題:中國將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