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T中文網報道,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Michael Froman)4月14日宣布了中美兩國政府達成的一項雙邊協議,中國同意取消其向出口企業提供的多種補貼。
美國在2015年2月,針對中國在7個行業向本國出口企業提供的補貼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這些行業是:紡織、服裝和鞋類;先進材料和金屬;輕工業;特種化學品;醫療產品;五金建材;以及農業。
中美達成的這一項協議據信正是對美國和歐洲威脅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做出的讓步。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Michael Froman)稱其“對于在從農業到紡織品的7個不同行業受雇的美國人是一個勝利”。
根據中國加入WTO的附加條款,WTO成員應該在加入15年后(即2016年12月)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目前,不認可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主要國家包括美國及其部分盟友。
鳳凰財經搜索此前信息發現,歐盟在2月10日發聲明稱,將就“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發起為期10周的網絡公眾咨詢,并還將在3月中旬舉行一次“利益攸關方會議”。2月15日,5000多名來自鋼鐵等行業的工會代表以及游說組織人員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舉行游行,試圖將陷入窘境的歐洲鋼鐵業同歐盟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相掛鉤,阻止歐盟在2016年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4月12日,外媒報道稱,總統候選人希拉里聲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當中國打破規則,向我們的市場傾銷廉價產品的時候”,她會“積極發起貿易案,讓中國承擔后果”。
4月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不需要世貿組織其他成員的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