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全面放開有什么好處 對中國人口有哪些后果預測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閉幕,會議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此項決定,意味著中國堅持幾十年的生育政策發生巨大變化。
在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之前,就有不少人口專家建議立即馬上全面放開二胎,稱二胎政策全面放開有必要且宜早不宜遲。那么,對于二胎政策全面放開有啥好處呢?
二胎政策全面放開有啥好處?
1、高二孩生育率,疊加第二次“嬰兒回聲潮”效應,人口老齡化進程延緩
“單獨二孩”政策提振效果不佳,提高二孩生育率需全面放開二胎。2013年底通過的“單獨二孩”政策對人口增長提振作用不明顯,若要提高二孩生育率,需要全面放開二胎。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透露,截止2014年底,全國1100多萬對單獨夫婦中有106.9萬對申請再育,申請率僅10%不到,距離全國單獨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60%的比例,也有約50%差距。
多家機構測算,單獨二孩政策后,每年新增出生人數將在100萬到200萬的水平間波動,106.9萬申請再育的夫婦數量也僅在期望值的下限。因此,綜合多方面數據,“單獨二孩”政策對于提振新生人口數量的效果并不理想。
晚育造成第三次“嬰兒潮”本應帶來的“嬰兒回聲潮”沒能如期出現。第三次“嬰兒潮”(1981-1990年)中最晚出生的90年初新生兒在2015也已到達25歲,邁入婚育年齡。如果按照女生24周歲的晚育年齡計算,第四次“嬰兒潮”本應出現在2005年以后。
但2005年以后新增人口沒有上升反而下降,我們認為這主要與生育年齡的推后有關,自1990年代起,20-24歲婦女生育率顯著持續下降,25-29歲生育率在2006年起成為婦女最集中生育的年齡,同時30-34歲生育率自2001起持續上漲,晚育是造成第四次“嬰兒潮”沒有出現的主要原因。晚育我們認為主要是由于生活成本上升、婚育觀念的轉變造成的晚婚和生育年齡的推后。
配合二胎全面放開,新生人口在今后幾年有望出現大幅上升,進而延緩人口老齡化。如果本次“十三五”全面放開二胎,我們預計將很好地提振新生人口,因為第三次“嬰兒潮”出生人口目前仍處于較佳的生育年齡(25歲-34歲),基于全面放開二胎將有效提振二孩生育率的判斷,我們認為適齡生育婦女的數量大以及二孩生育率的提高,新生人口在未來幾年有望大幅提升。新生人口的增多將有效補充未來勞動力,人口老齡化將得到有效延緩。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翟振武教授《立即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人口學后果分析》預測,如果2012 年立即全面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假定婦女二胎生育意愿為60%,四年內年度出生人數將分別達到3209 萬、4416 萬、3612 萬和3209 萬;若維持生育政策不變,自2036 年起,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將降至8 億以下,但立即全面放開二胎,勞動年齡人口在2048 年才降至8 億人以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推遲了12 年;立即全面放開二胎,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全國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比維持政策不變將分別低1%、1.6%、2.8%、4.6%。
2、增加年輕、高素質新生勞動力,符合經濟未來發展方向
大量的新生人口將增加未來高素質的勞動力供給以及消費者數量,利于未來經濟發展。從勞動力供給端看,大量新生人口在未來將增加勞動力供給,這將有助于解決勞動供應短缺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大量新生兒在未來將提供年輕、高素質的勞動力,這將更有利于未來經濟的發展。
因為我們預計未來經濟增長將依賴產業升級轉型及消費服務業大發展,產業升級及消費服務業發展需要年輕、高素質的勞動力供給,以計算機行業為例,近年來,就業人數持續增長,表明勞動力需求大。
從消費者需求端看,大量新生人口未來將催生消費需求,有了源源不斷的需求,消費業才能持續發展,以電影、游戲為例,隨著群眾消費意識增強,觀影人次、游戲用戶數近年來持續增長,未來行業發展需要不斷補充的年輕消費者。
3、伴隨新生人口成長,大消費行業需求有望持續高漲
在新生兒成長的不同階段,各消費行業將受到需求支撐。從消費角度看,新生兒的大幅增長將擴大居民消費,依據年齡增長,食品、衣著、教育文化娛樂、家庭設備用品、交通和通信、醫療保健等支出將陸續增加,相關行業需求將相繼提振。據艾瑞咨詢預測,在“單獨二胎”政策下,2014至2018年,嬰幼兒行業市場規模將由1.65萬億增長至3.02萬億,年均增長率約為16%,高于此前約12%的增速,因此二胎政策若全面放開,嬰幼兒市場規模將進一步高速增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