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建甌市“黨建帶群建、群建壯黨建”實踐基地在湖頭村正式掛牌成立。今后這里將成為全市各基層黨群組織開展組織活動、對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進行教育和鍛煉的重要陣地,在推進黨員和群團干部專業技能提升、創新創業實訓等方面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
組織共建
打造黨建工作“綜合體”
2016年9月1日,小橋鎮陽澤村成立閩北第一個村級黨委,同步成立村團委和婦聯。村黨委和團委、婦聯依托建甌市委黨校陽澤教學基地和黨群活動中心,策劃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打造陽澤黨群服務活動“綜合體”。開辦“基層學堂”,開展家政服務培訓、手工制作培訓3期,培訓了195位村民;開展種植、養殖、制茶技藝培訓2期,培訓“新時代的職業農民”260人;村婦聯在村黨委指導下,幫助婦女就業創業216人;村團委借力建甌市金融志愿服務隊,組織團員青年與13戶貧困戶結對幫扶,通過技術服務、互聯網營銷、落實就業等措施,實施精準扶貧。
“將群團工作與黨的中心工作、主題活動有效融合,堅持‘黨組織和群眾需要什么,群團組織就主動跟進做什么’,彰顯黨群共建合力,這是我們深化黨建帶群建工作的目的。”建甌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連成光表示。
近年來,建甌市將群團工作納入黨建總體規劃,市委常委會先后7次專題研究群團工作,市委組織部先后16次召開深化“黨建帶群建、群建壯黨建”工作機制推進會;創新組織設置,創建黨員黨建、群建示范帶(系統),在建立100個基層黨建示范點基礎上,同步在機關企事業單位、鄉鎮(街道)、農村(社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學校創建100個群團組織示范點,實現以點示范、連點成線、織線成帶,推進群團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市委組織部和群團組織探索建立“六個一”工作機制,市委組織部已召開15次聯席會,協調解決各類問題50余個;舉辦36期“建甌組工大講壇”、“建甌青年大講壇”、“建甌巾幗大講壇”講座;開展32場(次)業務知識閉卷測試,推進黨群共建規范化、制度化,提升黨群工作質量水平。
強基才能固本,行穩方能致遠。通過深化黨建帶群建工作,建甌群團組織在助力鄉村振興、城鄉建設、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等方面成效顯著。建甌市婦聯開展“巾幗美麗家園”和“巾幗文明崗”創建活動;團市委組織10支脫貧攻堅志愿者服務隊,深入2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開展志愿服務463人次;市總工會以“小革新、小發明、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為內容的“五小”創新大賽,提升職工勞動技術技能;市科協深化產學研合作,促進創新成果與企業需求對接和轉化,成功申報“福建省芝星炭業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為省級院士工作站;將建甌市成龍茶廠成功申報為“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福建建甌閩北烏龍茶科技小院”,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建立在茶產業上的科技小院。
隊伍共育
放大人才“洼地效應”
“收獲很大!往常根本沒有機會走進名企名校,通過現場教學和聆聽講座相結合的學習形式,對我們建甌企業界人士和建甌籍企業家來說,既拓展了視野,更新了觀念,也增強了發展信心。”不久前,談到參加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學習“新思想”培訓的感想,建甌市總商會副會長黎志生連連感嘆。為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建甌市依托市委黨校創辦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培訓班。該班搭建市直經濟部門、本地民營企業家和異地商會企業家溝通交流平臺,采取異地培訓模式,先后在福州、莆田、泉州、廈門等地現場和課堂教學,連續參觀考察了恒安集團、三棵樹涂料、云度新能源汽車、匹克體育用品、九牧王集團等大型企業。
建甌市在黨建帶群建上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在調優、擇優、培優上做文章,讓人才人盡其才,有用武之地。深化群團改革,配齊配強群團組織領導班子,實施鄉鎮黨組織委員和群團組織負責人交差任職,18個鄉鎮(街道)均配齊工會主席、團委書記、婦聯主席、科協主席,全市現有基層工會主席771名、基層團支部書記232名、基層婦聯主席232名,170余名選調生、大學生村官、基層黨群工作者充實進入群團組織崗位;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和優秀婦女干部,群團干部在推優、提拔任用時定向單列推薦,16名鄉鎮群團干部在換屆時提任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全市科級干部35周歲以下62人、女性116人,村“兩委”干部中女性278人,青年、婦女和職工由群團組織推優入黨率達100%。
該市還積極探索依托黨校(行政學校)、建立組工干部學校、團校、婦校、職工學校、人才學校、科技特派員學校等“十校合一”的“大黨校”建設新路子。有了團校,建甌市委將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的培訓納入全市干部培訓計劃,對全市869名基層團組織書記全面輪訓。
黨組織和群團組織實現了資源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建甌市委中心工作更上一層樓。在南平全市開展的“四比六促”活動中,建甌市連續兩年總分位居十個縣(市、區)前三名,基層黨建工作連續兩年考評位居南平市前列。
發展共促
勠力同心彰顯擔當
小松鎮湖頭村李曉琴、王榮鳳、龔鳳珠、穆愛姬4名建檔立卡的女貧困戶在家務農,收入微薄。2017年8月,四姐妹參加由建甌市婦聯組織的為期5天的家政培訓。在村黨委的建議和指導下,四姐妹注冊成立清雅家政服務公司。“以前單槍匹馬做家政,很難接到活。成立公司以后,服務規范化,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也更容易接到業務。四姐妹抱團出擊,還能接一些工作量較大的業務。”王榮鳳說。隨著家政公司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去年,四姐妹全部脫貧。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深化“黨建帶群建”工作機制上,建甌市尤其注重與鄉村振興、項目提升、脫貧攻堅、文明創建上融合一體,引導群團干部在建設新時代“四富四美”新建甌中擔當作為。
該市緊扣“四比六促”、“項目提升年”、人居環境整治等中心工作,以青年突擊隊、青年文明號、巾幗示范崗、工人先鋒號等為載體,開展“比招商、曬簽約”“比前期、曬開工”“比服務、曬成績”活動,推動項目接續轉化。今年一季度,新增“五個一批”項目51項,總投資61.33億元;積極探索穩定脫貧機制,組建精準扶貧志愿者服務隊,576名群團干部結對幫扶674戶貧困戶;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利用新建村級活動場所開展培訓54期,培訓貧困戶680余人次;依托電商產業園、工業園區等創業孵化平臺,帶動123戶貧困戶增收;開展“愛心儲蓄”活動,資助貧困學生238人次;2018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4668戶10907人完成脫貧,32個貧困村完成“摘帽”。
在文明創建上引領風尚,該市制定《黨建引領移風易俗實施意見》,5.73萬名黨員、群團干部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構建黨組織引領、黨員干部帶頭、群團組織跟進、各類人才響應、群眾積極參與的良好格局,平均每村每年可節省人情禮500余萬元;持續開展“垃圾不落地、建甌更美麗”、“傳承經典·弘揚國粹”活動,在“黨建帶群建、群建壯黨建”實踐基地小松鎮湖頭村,舉辦“青健行·追夢行”健走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新風、振奮干部隊伍精氣神、助推鄉村旅游特色小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