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平方米的房子里,理發設備一應俱全。
日前,本報熱線0595-26531010接到南安市水頭鎮江崎村村民爆料,稱該村有個理發店,12年都沒漲過價,洗發、修眉、刮胡須、剪頭一條龍服務只要10元。昨日,本報記者實地走訪,一探究竟。
43年價格從5分漲到10元
昨日,記者來到江崎村籃球場,找到了這個理發店。理發店藏身于一片低矮石頭房中,不過70厘米寬的小門前掛著兩串毛巾,一副舊時理發店的模樣。走近一看,10余平方米的理發店里,玻璃鏡面、理發椅、水池、電吹風、剪刀等理發設備應有盡有。
店里,除了店長吳文永,還有兩三個村民。吳文永告訴記者,他今年69歲,從1963年開始,他就能獨立給人理發、做頭發,至今已有55個年頭。
“小時候家里窮,沒上過學,9歲就跟父親學理發,13歲出師。”說起過去,吳文永哽咽起來。出道伊始,沒有固定的地方,理發都是流動式的;1963年,理個頭發只要5分錢,到1980年才漲到兩毛錢,1999年-2006年由4元漲到10元。從2006年至今的12年里,來他店里理發的顧客,他都只收取10元,沒漲過價。
吳文永說,他收的這10元,涵蓋不僅僅只是洗發和理發,還包括修眉、刮胡須等一條龍配套服務,整個過程達40分鐘到一個小時之久。
在與吳文永談論10元的服務范圍時,同在店里的一位老先生突然插了話,“我敢保證,附近沒有一家理發店比這家便宜,服務比這家周到的了。”原來這位發話的老先生,是江崎村的前任老書記吳意帛,今年已經82歲,他見證了吳文永的成長,也是吳文永忠實的客戶。
吳文永不僅會理發,還會染發和燙發,上世紀80年代,村里的婦女們都是找他燙的卷發,老人白發染黑也是找的他。2000年以前,江崎村的大部分中青年還都是找他理的頭發,再后面,年輕人更喜歡高檔一點的地方,來理發的年輕人漸漸變少。但吳文永依然不乏一些忠實的老客戶。
“我現在租這個小房子,一個月只要100多元,一天接待五六個客戶,付下租金,一個月還剩個1000多元,夠我生活費就好了。”吳文永說,10元就是他的上限,就算客戶勸他漲價,他也不再漲了。
才藝多會打造樂器能做獅頭
在吳文永擁擠的理發店里,記者看到墻上掛著好多樂器,有琵琶、二胡、三弦、銅簫……
吳文永告訴記者,他有過目不忘的能力,這些樂器都是他仿著做的,而且由他打造的每一種樂器,他都會吹奏。說著,他就取下了墻上的琵琶,開始彈奏了起來,不一會,嘴巴也跟著音律唱了起來。
雖然聽不懂他彈唱的是什么歌,但是頗具樂感。吳文永說,他彈唱的是當地的一種樂曲,叫南音。
除了造樂器,奏樂器。吳文永還會做獅頭。江崎獅陣是閩南地區出了名的獅陣,是南安市非遺物質文化遺產。而獅陣中最精彩的莫過于舞獅表演了。俗話說,“舞獅耍獅頭,舞龍看龍斗”。獅道具做得好不好,關鍵在獅頭,而江崎獅陣的獅頭就出自吳文永之手。
“村里就我一個人會做獅頭,我也沒學過,但是我以前見過,腦子里就記住了。”吳文永說,十幾年前,村里開始復興獅陣,但是很多年輕一輩都沒見過江崎獅頭的模樣,不知如何去弄,后面村民找到了他,他就接下了這個活。
吳文永認為,可能是他天生手巧,什么手作的東西,他都很容易上手。他說,最近他正利用業余時間在幫巷內村盤一個獅頭。(記者 蔡靜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