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0日訊 貴州夫婦陳家會和沈林,照顧沒有血緣關系的孤寡老人許阿婆15年(詳見本報5月11日A6版報道),受到眾多網友關注和點贊,他們因此入選了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第142期正能量人物。昨日經全國權威媒體代表評委投票,最終獲得一等獎,獎金10000元。
古厝的大門敞開著,許阿婆在房間睡覺,陳家會出門買藥,沒一會兒就急匆匆地回家。生病快2個月了,醫生喊她打吊瓶,因為要照顧阿婆,她總抽不開身。聽說自己得獎的消息,陳大姐用手捂住雙眼,放下手時,雙眼發紅,噙著淚水。“這些年真的挺辛苦的,一直沒跟別人說,這次真的謝謝好心人雪中送炭!”
本報5月11日、13日相關報道
獲得肯定后,陳家會依然無怨無悔地照顧阿婆
感動17位評委 獲得一萬元獎金
阿里巴巴大型公益項目“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員黃為軍說,在這期“天天正能量”評選中,陳家會一家的故事,感動了17位評委,在所有45個參評故事中獲得評委票數最多。
“人們常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他們來說,15年的堅持,得到的是內心的安寧和圓滿,這份溫馨遠比他們的付出要珍貴得多。”黃為軍說,他們是普通的打工族,為了生計背井離鄉,看到許阿婆無人照顧,甚至對他們心存防備時,他們非但沒有躲開,反而用真心誠意打動老人,并堅持15年之久,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也恰恰反映出夫妻倆的至淳至善。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公益聯合包括海都報在內的全國近百家主流媒體,共同發起的大型公益項目,旨在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福建省已有30多個案例經海都報報道后獲“天天正能量”獎,其中包括晉江“雨中美人”小施、勸阻小偷被打的義士林劍、福州救人快遞哥董君元、擔當打工妹李朝潤、南安勵志殘疾青年蘇寶軍等多個在全國受到廣泛關注的正能量人物。
南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黃金土表示,陳家會一家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獲得很多市民點贊,這是一種正能量。他們作為新南安人的典范,應該多宣傳。
泉州市婦聯前不久慰問了陳家會一家,并提供2000元的幫助。南安市婦聯也和水頭婦聯、當地村委會溝通,將盡力為許阿婆提供五保戶補助,減輕夫妻倆的負擔。
“天天正能量”頒獎詞:同住一個屋檐下,陳家會一家把租房的獨居老人許阿婆視為母親般照顧,每天端湯送水,生病了貼身照顧,從非親非故的好人變成親如一家,這不止是一個善良的舉動,是一家人堅持15年的日常。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天天做好事。除了有愛,更少不了堅定的決心,陳大姐說,一旦開始了,就要善始善終。她教會我們,做一件溫暖的事,慢慢經營到底。
不要阿婆的財物 只想讓她安度晚年
前幾天,陳大姐在阿婆屋里發現了一張遺囑,那是2011年阿婆請人代筆寫下的。遺囑中,許阿婆說,她所有的業產僅有大厝中的一間邊房,以及一塊面積約0.35畝的承包土地,為感謝沈林、陳家會夫婦十余年來的無私照顧,將把這些業產贈予他們。
拿著這份遺囑,陳大姐百感交集,她感動阿婆把她當親女兒一樣疼愛,但她說,當初照顧阿婆,只為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并不圖老人任何東西。今年年初,她把許阿婆這三年近1萬元的低保金存到了阿婆戶頭下,才發現阿婆還有2萬元的存款。這一共3萬元的積蓄,就算是為阿婆治病欠下2萬元,她都堅決不動。“這是給阿婆百年后用的,讓她像其他老人一樣,有兒女為她養老送終。”泉州市婦聯給的慰問金,陳大姐也說不會動,萬一阿婆生病可以急用。至于欠下的債,沈林笑著說:“慢慢還唄,自己還不完,等孩子們能掙錢了接著還。”
“15年我都過來了,再來15年我也不怕。我已經下定決心,要讓阿婆像有兒女的人一樣,度過風光的晚年。”陳大姐說,既然遠隔千里遇見了許阿婆,既然當初自愿扛起這份擔子,接下來她會把好事做到底。(海都記者 彭思思 王金淼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