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洪于順南安市金橋中學校長、黨支部副書記。先后榮獲南安、泉州市、省級獎勵10多次,曾被評為“福建省優秀教師”,有10多篇論文在泉州市、省級CN刊物上獲獎、發表。
在2015屆初中各校各項考核名次中,官橋鎮金橋中學綜合比率排名為全市第14位,居于全市前列。
金橋中學是一所年輕的學校,創辦于1995年,坐落在官橋鎮金橋開發區。學校占地面積21393平方米,建筑面積11396平方米,教職工57人,專任教師49人,教學班18個,在校生764人,是一所具有一定辦學規模的農村初中校。
近年來,金橋中學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放在學校管理的突出位置,走出了一條新路子。學校先后獲得了“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泉州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泉州市“示范家長學校”等近30項榮譽。
昨日,該校校長洪于順接受記者采訪時,暢談了如何走出一條教師隊伍管理的新路子。
“月月賽”賽出班主任管理水平
記者:這幾年來,學校已形成獨特的班主任管理制度。這項制度是如何實行的?
洪于順:加強對班主任管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為了充分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學校制定了班級“月月賽”評比暫行規定。
規定實行每月一評,即每月(連續4-5周為1個月,每學期為5個月)以年段為單位,按量化得分評出名次。總分達到75分及以上者才有資格入圍前三名。
每月一評后,還會有學期總累計,每學期累計一次。“月月賽”總分第一名每次積3分,第二名積2分,第三名積1分,學期總累計。其中,初三年取前2名,分別獎勵積3分、1.5分。
“月月賽”學期總得分與班級期末考試情況得分相加,按《金橋中學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試行方法》有關條款進行統計、獎勵。學期“月月賽”得分情況作為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先進班集體、優秀班主任評選的重要依據。
記者:學校如何實行量化評比?
洪于順:“月月賽”評比規定已經實行五六年了,今年春季開學后,學校又對規定的量化評比進行了完善。
對班主任的管理,在執行過程中就落實到學生身上,兩者相輔相成。按照學生出勤、衛生評比、學生守紀情況、“兩操”評比、班主任工作落實情況、“班班通”維護等項目進行評比。
學校不以學習為唯一的目標,多一把尺子衡量學生,讓學生塑造有擔當的責任心。為此,學校對好人好事,如拾金不昧、扶危助困、熱心參與公益行動、檢舉壞人壞事等,都會給予獎勵。
最后,班級管理綜合得分=月月賽名次總分+文化科全C比率名次分+文化科全A比率名次分+獎罰分。
學校各年段各有6個班級,18個班級齊頭并進,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競爭氛圍。
學生也能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效果
記者:“月月賽”規定賽出班主任管理水平。學校又是如何調動科任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洪于順:班主任是班級的“主心骨”,科任教師也是不可少的中堅力量。為此,學校建立了4種評價體系。《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方面,從教師的教育思想、激勵性語言和行為、愉悅的課堂氣氛、學生主動參與情況等5方面著眼,尤其注重從學生參與的時間、方式、效果等角度對教學進行評價。
建立《公正、全面、高效的社會評價》體系,學校開設了“教學開放周”活動,聘請家長來校聽課,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學校把家長的反饋意見作為考評教師的重要內容。
建立《骨干教師崗位責任評價》體系,明確了學校及南安市以上各級各類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的崗位責任,要求他們主動上研究課、示范課,并以量化標準衡量下一步的發展方向,發揮其示范價值、引導功能、先鋒輻射作用。
除了“月月賽”對班主任進行管理外,還建立了《班主任工作評價》體系。
記者:這些制度的實行,取得了哪些成效?
洪于順:這些制度的實施,破解了教師偏重知識傳授,而不注重學法指導的局限。
制度實施后,學校出了質量、出了效益、出了經驗、出了人才,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學習、成長不再處于被動局面,學生的潛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
如班級的督導員、管理員、信息員、服務員、安全員、監聽員、記錄員、報道員等10多種角色,在班級管理中各盡其責。有的題不需要老師講,學生就能講;有的老師請假了,科代表就是小老師。學校的各項活動均由學生策劃,連每屆的新生軍訓,學生都成了小“教官”。校園里看不到臟、亂、差的現象,抽查學生的桌椅,不少一釘。師生間、同學間和諧相處,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屢見不鮮,整個校園充滿了正能量。(記者 楊玉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