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孔明燈主要運用在戰爭之中,它除了能夠作為指示軍隊的"信號燈"之外,還是測量風向和風速的重要手段。它關系到不少戰場細節,甚至戰斗的成敗。此外,孔明燈還被用于祭奠亡魂,相傳諸葛亮在作戰后,曾經通過燈來超度死去的將士靈魂。后來中國一些少數民族也曾效仿諸葛亮,以孔明燈作為慰藉亡魂的一種工具。
到了宋代,孔明燈不再只是軍事戰爭時的工具,同時也是慶祝節慶時的禮儀用具。時人稱呼孔明燈為"天燈",每當遇到一些重大節慶或宋皇大壽之時,文武百官和各地百姓也以施放天燈的形式來慶祝,并表達祝福,從而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宋代史書中有這樣記載 : "東坡宿徑山中,夜有叩扉者。徐問之,則云 : ‘放天燈人歸’,如此則天燈之偽,不辨而明。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長城》中,馬特 · 達蒙飾演的威廉被眾人嘲笑手中弓箭不入流,其實這并非毫無理由,因為宋代真正賴以為傲的軍事科技并非火器,而是弓弩。
由于兩宋之時并未掌控"中國"全境,境內也無良好的產馬地,步兵就成為了宋代對抗外敵的主要手段。而弓弩更是重中之重,《宋史 · 兵志》提到:"(北宋)諸路禁軍近法以十分為率,兩分習弓,六分習弩,余兩分習槍、牌"。而弓弩中的神臂弓,是宋代軍隊的重要法寶。
《長城》中的馬特達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