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職能作用助力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
——市人大常委會2023年工作綜述之三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市人大常委會緊扣建設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圍繞市委“打好五張牌、建設新龍巖”這一中心大局,聚焦發展、聚焦法治、聚焦民生、聚焦生態,全面履行人大職能,有力推進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展現人大“永遠在線”的使命擔當。
聚焦發展 為示范區建設強基筑底
市人大常委會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始終站位一線、聚焦一線、服務一線,踐行“項目工作法”“腳底板工作法”,以“爭優爭先爭效”姿態,積極助力大抓招商、大抓產業、大抓項目等重點工作,為全力拼經濟促發展注入人大力量。
依法決定保發展。作出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依法加強對重大政策、主要目標、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的監督,為推動落實市委決策部署提供制度保障。作出批準財政預算、結算、新增政府債務限額等決議決定,有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盯緊目標謀發展。聽取審議“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和年度計劃執行報告,堅持問題導向,聚集短板弱項,對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創新引領驅動、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提出審議意見,以評估助發展、促落實,提高經濟發展成色。
強化監督促發展。開展“聚力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代表視察,為促進“2+4”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推動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龍巖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扛在肩頭,專題調研全市糧食生產工作、特色優良養殖品種產業發展情況,推動解決影響糧食安全的突出問題,促進特色農產品生產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標準化,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開展漳平臺創園海峽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情況專題調研,助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龍巖樣板”。專題調研科技扶持政策落實情況,點題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情況專題調研,推動把政策紅利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實際成效。常態化開展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聽取審議市屬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專項報告,促進國企改革持續深化、監管體制持續完善,推動國有資本、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投身一線助發展。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積極投身“三個大抓”和重點項目攻堅,落實好領導干部掛鉤聯系民營企業制度,開展好“千名干部掛千企”活動,全力推動龍龍高鐵武平至梅州段、贛龍廈高鐵、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等人大掛鉤重點工程項目提速增效。組織和引導各級人大代表在一線工作中主動作為,在經濟建設主戰場建功立業、展現代表風采。
聚焦法治 為示范區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圍繞新修訂的立法法對地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制定完善立法規劃計劃,把市委有部署、人民有期盼、改革有需求的法規項目列入立法計劃,創新開展“小快靈”立法,合理配置立法資源,著力解決實際問題。
堅持高質量立法。制定《龍巖市汀江保護條例》,把汀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法治軌道,守護汀江生態安全屏障。制定《龍巖市海綿城市條例》,高質量完成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電動自行車管理兩項立法調研,以法治護航優化城市空間、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制定全省首部公筷公勺使用規定,開創龍巖“小快靈”立法先河,以“文明禮儀”推動用餐“新風尚”。
健全完善立法機制。制定《龍巖市地方性法規草案起草工作規定》,對建立地方立法專班、實行市人大市政府領導擔任“雙組長”等作出制度性安排,修正完善立法評估、論證、協商、專家顧問等立法工作制度機制。大力支持和保障上杭才溪鎮“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系點及省級、市級地方立法聯系點建設,推動形成三級聯動工作格局,讓地方立法工作更接地氣、合民心、順民意。
推動法治龍巖建設。聽取審議市法院關于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市檢察院關于辦理控告申訴案件工作情況等報告,以“評議+測評”方式對5項政府專項工作進行評議測評,促進“一府一委兩院”依法行政、依法監察、公正司法。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與法院聯動制定工作方案,支持代表參與訴源治理,共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以制度化召開地方性法規頒布實施推進會、常態化開展執法檢查為重要抓手,推動地方性法規進入執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取得新成效。
聚焦民生 為示范區建設鋪就溫暖底色
市人大常委會進一步增強監督剛性和實效,緊扣人民群眾所急所憂所盼,在事關人民群眾福祉的重大議題上,打出打好監督“組合拳”,促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緊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力。聽取審議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報告并進行專題詢問,聚集影響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提出審議意見,助力補短板強弱項,有力推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點題監督中心城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情況,提出一系列“精、準、快、效”的對策建議,為《龍巖市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龍巖中心城市幼兒園專項規劃》實施評估和修編工作提供決策參考。
緊盯社會公共服務短板持續發力。開展社會救助工作、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情況專題調研,推動“大愛龍巖”建設,讓“實事菜單”變成群眾“幸福禮單”。點題監督中心城區河道行洪安全情況,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專題調研,推動公共服務均衡可及、優質共享。
緊貼文化強市目標持續用力。聽取審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古厝古建筑保護利用工作情況報告,開展《龍巖市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執法檢查,為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注入人大力量。
聚焦生態 為示范區建設提供生態支撐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龍巖的發展優勢,也是龍巖最大的競爭力。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聚力生態環境改善優化,助力美麗龍巖建設。
以協同合力護航生態。承辦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人大工作聯席會議第五次會議,就加強生態文明保護法治建設和法律實施監督進行探討研究,以法治助力美麗中國先行示范省建設。與廈門、漳州兩市人大聯合開展九龍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情況專題調研,以協同監督推動九龍江共管共治。
以有效監督護航生態。聽取審議年度環境狀況和環保目標完成情況報告,推動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持續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圍繞鞏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武平經驗”,開展《龍巖市長汀水土流失區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執法檢查和聚力林業改革發展、促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代表視察,助力水土流失治理“降存量、控增量、提質量”,拓展“兩山”轉化實踐途徑,擦亮龍巖生態文明建設金字招牌。點題監督全市水環境、中心城區水泥企業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助力提升龍巖水清岸綠的優美環境、清新宜人的優良空氣。(融媒體記者 倪露 通訊員 傅加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