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武平綠茶》團體標準已于日前正式發布實施。該團體標準的頒布實施,結束了武平綠茶無標歷史,有利于科學指導武平綠茶的生產與流通,對促進當地茶產業的發展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市市場監管局標準化科科長饒賢斌告訴記者,《武平綠茶》團體標準也是我市首個團體標準。過去,武平綠茶執行別處的“茶青”標準,缺少執行規范,而武平現有的幾十家綠茶企業中,如單獨做企業標準,費用較高、周期長、難度大。本次團體標準實施后,武平茶企可不必再申請企業標準,為茶企減輕了負擔,為武平綠茶的生產提供標準依據,對全面施行茶葉標準化生產,推動茶葉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該標準規定了武平綠茶分為梁野翠芽、梁野炒綠、梁野雪螺、梁野翠珠等四類以及各自的感官品質標準等。還規定了武平綠茶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裝、運輸、貯存和保質期等。截至目前,武平縣綠茶種植面積2.4萬畝,產值近2.1億元,今年預計產量3500噸。
近年來,我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市市場監管局找準服務定位,積極推進地理標志產品與標準有機融合,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在標準需求、標準供給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指導企業開展標準化服務工作。2021年以來,全市涉農企業已發布實施國家標準2項、福建省地方標準4項、企業標準25項、團體標準1項。(融媒體記者 劉玉榮 通訊員 黃均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