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縣民政局優撫安置股股長張恒柱對優撫資金發放監管不力、失職失責,導致“五老”人員定期生活補助金、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資金被虛假冒領長達5年,共計42848元,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近日,連城縣紀委通報曝光了4名農村基層干部在脫貧攻堅領域監管失職失責典型問題,在全縣引起強烈反響,其中不少問題線索,就是紀檢監察干部開展“四零”監督,主動走訪入戶,“零距離”訪查貧困戶中了解到的。
入戶訪查,查找問題“零距離”
“紀檢監察干部主動作為,走出機關、走出辦公室,到村居一線、到群眾身邊,才能摸排一手資料和線索,精準監督護航‘脫貧攻堅’。”連城縣紀委主要負責人如是表示并率先踐行。今年8月以來,先后3次帶隊,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定路線,隨機來到8個貧困村察實情、找問題。
在縣紀委推動引領下,該縣各鄉鎮紀委和各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積極行動起來,會同農業、民政、財政、扶貧等單位工作人員,組成12個專項督察組,先后126輪次深入245個重點貧困村,按省紀委3個100%要求,全覆蓋入戶訪查,“零距離”察看貧困戶家中實情,面對面向貧困戶了解扶貧政策落實情況,重點詢問鎮村干部在政策落實和幫扶過程中是否存在以權謀私、優親厚友、雁過拔毛等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紀檢干部深入走訪,在聽民聲、察實情、找問題的同時,明晰監督方向,推動問題整改480余個,現場接受信訪65件。
創新機制,監督監管“零遺漏”
該縣創新機制,確保監督監管“零遺漏”。去年9月以來,該縣拓展縣委巡察到126個重點貧困村,劍指扶貧政策措施落實不力、違規違紀、以權謀私、作風不正、責任缺失等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方面存在的問題,查處違規違紀問題14起,處理31人。
今年5月,該縣制定精準扶貧執紀監督“四必查八必核”監督清單,精心挑選貧困戶精準識別、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十大工程等三大領域,開展集中專項整治,采用“1+X”督查模式開展督查38次,督查62個單位,發現問題41個,清退不符合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78戶263人。
同時,該縣實行“一村一號”,開通舉報電話,在微信公眾號、縣電視臺開辟扶貧領域信訪舉報專欄,建立“信、訪、網、電”四位一體信訪舉報監督平臺,全面排查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蠅貪”線索,凡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一律建立健全臺賬信息,優先核查處置,及時盤點銷號,確保精準扶貧落實到位。
壓實責任,嚴肅查處“零容忍”
去年以來,為壓實扶貧領域問題的監督監管責任,該縣先后制定出臺了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意見和脫貧攻堅中“為官不為”行為問責辦法,明確問責對象,細化問責內容,嚴明問責“零容忍”。
縣紀委主要負責人帶頭約談,先后就扶貧領域有關問題對8個鄉鎮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進行約談。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16人因未認真落實扶貧工作受到問責追究。前不久,連城縣紀委針對廟前鎮民政辦江初發虛報冒領扶貧資金款項問題,對沒有履行好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的分管領導予以全縣通報批評處理……
防治結合,教育警示“零缺失”
連城縣紀委堅持嚴管就是厚愛的政策導向,在抓早抓、抓常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黨員干部約談”“典型問題定期通報”“黨員干部旁聽典型案件法院庭審”等機制,做到防治結合,教育警示“零缺失”。
對扶貧領域的典型案件,該縣始終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曝光一起,及時編印身邊的案例警示教育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借助清風連城網站、廉豸連城微信公眾平臺、縣電視臺等新媒體,定期通報查處的典型案例10起12人,擴大影響力,拓寬警示面。
該縣在扶貧領域典型問題的處理上積極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確實做到精準問責,治病樹、扶歪樹、護森林。2017年以來,運用第一、第二種形態,針對扶貧領域發現的問題開展提醒談話9人、通報批評6人,黨紀輕處分1人,教育保護了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動力。(通訊員 黃水林 丘漢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