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一個彪炳史冊的革命圣地。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時隔85年,2014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古田主持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新古田會議”成為黨和軍隊建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時代大潮波涌浪迭,歷史血脈賡續綿延。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來閩來巖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依托厚重的紅色歷史和豐富的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持續打造提升“紅土先鋒”、“紅土清風”、“紅土學風”三大黨建工作品牌,不斷把黨建工作推向前進。與之呼應的是:我市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人民生活實現新提升、城鄉建設展現新面貌、生態環境彰顯新優勢、改革開放取得新成果……
黨旗,在紅土地上高高飄揚!黨建,已成為我市在“再上新臺階、建設新龍巖”新征程中的堅強基石!
圍繞中心服務發展,爭當“紅土先鋒”
●在全省率先準備,高標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率先在全省創建“閩西黨旗紅”微信公眾平臺并穩居全國黨建類微信排行榜前列
●被定為全省“黨員進社區為群眾服務”工作試點
每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堅強的堡壘,每一個黨員就是一面前行的旗幟。
農村抓增收,爭當“致富先鋒”;社區抓示范,爭當“和諧先鋒”;機關抓效能,爭當“服務先鋒”;企業抓引導,爭當“興企先鋒”……近年來,我市以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目標,在全市黨員中開展爭當“紅土先鋒”活動,積極打造“紅土先鋒”黨建工作品牌。
去年以來,我市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為黨建工作的龍頭任務,在全省率先準備,高標推進。堅持學有特色,開設特色精品課程36門,在“黨員e家”、“閩西黨旗紅”微信公眾號推出2000多個學時“課程菜單”,組織市級領導班子成員到古田開展“堅守紀律底線、培養高尚情操”專題學習研討和新一屆市委委員、候補委員集體赴古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帶動全市24萬人次參與學習,6550個黨支部完成專題研討。突出做有實效,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力推進項目落地、脫貧攻堅、生態環保“三大戰役”,2萬多名機關黨員亮出身份作表率,3萬余名在職黨員掛鉤幫扶4萬名貧困戶,迸發出蘇區發展的強大新動能。
我市堅持以觀念創新推動思路創新,進一步打造提升獨具一格的閩西“紅土黨建”品牌集群。在傳承紅色基因上,突出抓好以古田為核心的8個市級、97個縣級(市直)思想建黨理論教育培訓基地群建設。在發揮紅色優勢上,持續開展“先鋒行動、示范引領、長廊支撐”的“紅土先鋒”黨建品牌創建活動,率先在全省創建“閩西黨旗紅”微信公眾平臺并穩居全國黨建類微信排行榜前列,“黨員e家”工作進一步總結提升。在弘揚蘇區作風上,深化拓展民情工作機制和服務群眾“四點工作法”,著力發揮395家黨代表工作室(聯絡室)、135個共產黨員專業服務室(站)作用,在32個鄉鎮開展黨代會年會制試點,并首創“在職黨員進社區為民服務”管理平臺和“線上線下雙報到”做法,全市890個單位、34017名在職黨員與136個社區結對共建,開展服務14多萬人次,報到率達99.96%、服務率達98.53%,被定為全省“黨員進社區為群眾服務”工作試點。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鑄就“紅土清風”
●“龍巖客家家訓”系列專題片在國家公務員培訓網站發布
●權力運行上,在全省率先實行“四個規范”
●在公款存儲謀私逐利集中整治方面率先破題
蘇區重任在肩,閩西理應先行。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我市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著力推動閩西蘇區紅土更紅、清風更清,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我市深入開展“紅土基因”教育,引導干部群眾進一步堅定“聽黨的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同時,把學習宣傳《準則》和兩個《條例》作為加強黨員干部廉政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將《準則》和兩個《條例》列入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中心組重要學習內容和干部教育培訓教材,并積極開展家訓家規教育,在全市黨員干部中開展以“樹清廉家風,立崇廉家規”為主題的好家風建設活動,“龍巖客家家訓”系列專題片在國家公務員培訓網站發布。
以制度建設為抓手,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我市讓從嚴治黨制度發威發力。組織生活上,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談心談話、黨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強化黨費收支管理制度執行;選人用人上,實行領導干部考察考核、實績分析、反向測評、全程記實、一票否決、責任倒查、能上能下等制度;民主集中上,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落實“三重一大”,嚴格執行黨委班子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權力運行上,在全省率先實行“四個規范”即規范事項承接、業務對接、事項運作、信息公開機制。
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我市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全面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認真落實王岐山同志寄予閩西率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要求,推動執紀監督從“盯違法”向“盯違紀”轉變,從“抓大放小”向“抓早抓小”轉變,真正用紀律管住大多數。同時,緊緊盯住重點領域、權重部門、關鍵崗位,重點查處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導干部。深入推進作風建設閩西實踐,認真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1+X”專項督查,統一開展部門和行業“潛規則”排查,在公款存儲謀私逐利集中整治方面率先破題,得到中央紀委和省委、省紀委領導的充分肯定。
市委始終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當作最大的主業,規范化部署、常態化檢查、長效化落實,真正把主體責任落到實處。2016年,市委常委會先后51次研究部署從嚴治黨工作,以問題清單和問責清單“兩張清單”倒逼“兩個責任”落實,著力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通過“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確保主體責任落實,全面開展述責述廉,市委書記、各縣(市、區)委書記帶頭給黨員領導干部上黨課,認真開展談話提醒,深入開展“一案雙查”;針對省委對我市2015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檢查發現的問題,限期抓好整改落實,目前已完成所有問題整改。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弘揚“紅土學風”
●開設“中央蘇區發展大講堂”
●建立40個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聯系點
●組建各類業余宣講團
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強化市委中心組學習的示范帶動作用,提升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能力素養和工作本領,是我市立足閩西實際和特色優勢、加強思想理論建設的有力抓手。
市委中心組以堅定的政治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堅持把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擺到理論武裝工作和中心組學習的核心位置,自覺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圍繞中央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分階段、有計劃地開展學習,提高黨員干部對中央理論政策的理解,并強化問題導向,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動實踐。
我市以強烈的歷史擔當打造“紅土學風”品牌,充分挖掘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常態化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現場教學活動,以“中央蘇區發展大講堂”為重要載體,邀請國家級、龍巖籍知名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發揮40個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聯系點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全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創新基層宣講方式,我市組建各類業余宣講團,吸收民間“名人、文人、能人”為宣講骨干,推動中心組學習向基層延伸。
為確保學習常態化、長效化,我市堅持領導帶頭學習制度,建立健全全市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一把手”抓學習的責任機制,各級黨委(黨組)班子成員帶頭學習、交流、宣講、撰寫文章,并規范中心組學習制度,堅持每年初制定中心組學習內容安排,每月至少安排一場中心組學習,每半年通報一次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情況。同時,建立理論學習成果宣傳制度,在主流媒體刊發中心組學習體會文章,交流學習成果,帶動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記者 黃俊 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