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國對蘇聯部署導彈的反應
美國在對古巴施壓的同時,一直密切關注古巴與蘇聯的關系,尤其是雙方軍事關系的發展。從1962年8月起,美國開始對古巴進行經常性的空中偵察。8月23日,肯尼迪總統召開會議,討論如何對付蘇聯可能在古巴部署核導彈的問題。會后發布的備忘錄指示國防部研究“各種可供選擇的軍事手段以消滅古巴可以對美發動核打擊的任何設施。諸如精確攻擊、以打擊軍事力量(即戰略空軍或導彈部隊)發動全面進攻和徹底入侵等作戰方式的利弊是什么?”(〔美〕戴爾·科普蘭:《重大戰爭起源》,189頁,康奈爾大學出版社,2000)這個備忘錄反映出美國準備先發制人的思想。
10月14日,美國U-2偵察機終于拍攝到第一個中程彈道導彈發射場。第二天,美國國家圖像情報中心根據U-2飛機的偵察攝像確認,在圣克利斯托瓦爾地區正在修建3個導彈發射場。U-2飛機在隨后的兩次偵察飛行中,又發現了包括中遠程彈道導彈發射場在內的兩個導彈發射場,并在圣胡利安機場發現裝運伊爾-28中程轟炸機的板條箱。
10月16日早上,肯尼迪總統得知上述情況后大為震驚。他認為,蘇聯在美國家門口部署核導彈的行動必須制止。接著,肯尼迪指定了一個包括副總統和國務院、國防部、中央情報局、司法部、財政部等部門的重要官員在內的專門小組,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的名義下秘密研究對策。執委會考慮了六種可供選擇的方案:1。不采取任何行動,故意將這次導彈部署看得若無其事;2。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包括直接同赫魯曉夫談判,呼吁聯合國或美洲國家組織建立視察小組,甚至考慮拆除美國在土耳其的導彈基地以換取蘇聯拆除其在古巴的導彈基地;3。同卡斯特羅秘密接觸,軟硬兼施,促其脫離蘇聯;4。對古巴進行海上封鎖,實行軍火禁運,并加強空中監視和警告;5。實施空中打擊,摧毀古巴導彈基地;6。對古巴發動全面軍事進攻。
經過多方爭論與權衡,到10月18日,包括總統在內的執委會大多數人已經傾向于封鎖,理由是:封鎖是一條介乎于無所作為和戰爭之間的中間道路,使美國處于既可戰又可和的靈活地位,并使赫魯曉夫有時間來重新考慮他的行動;封鎖可以避免突然襲擊而引起的震驚,能夠成為一種逐漸加強壓力的辦法,必要時可以擴大到非軍事物資;如果封鎖起作用,蘇聯人可以體面地撤退,如果封鎖不起作用,美國仍可以選擇進一步的軍事行動。10月20日,美國作出決定,對古巴進行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