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渤海灣某軍用機場組織晝間飛行訓練。曹先建駕駛飛機起飛后,發現飛控系統工作異常。他緊急處置試圖挽救戰鷹,錯過了最佳的逃生時機,直至最后2秒才被迫跳傘逃生,身負重傷。
“作為飛行員,實現夢想是要付出代價的,甚至可能是生命的代價。”“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曾用生命為中國的航母事業鋪路,他是曹先建的同批戰友。
從事飛行14年來,先后飛過7種機型、飛行數千架次的曹先建,也曾經歷過生死考驗。
得知張超犧牲的消息時,曹先建正躺在海軍總醫院的病床上。他日思夜想的,就是早日重返藍天。
康復治療,曹先建需要進行兩次較大的手術,為了保險起見,醫生建議兩次手術間隔8個月以上。
可曹先建堅持要求盡早進行第二次手術,這讓醫生十分為難和不解。“除去手術后康復、歸建開飛和完成上艦前技術考核的時間,我必須趕在12月前做完手術!”算準了著艦飛行的時間,曹先建說出了自己的“難”處。
去年11月,曹先建第二次手術開始,麻醉臺上,他夢到自己正在飛行,藍天碧海之間,威武的航母編隊盡收眼底……
手術后,經醫院組織醫學鑒定,作出了飛行合格的結論。
恢復訓練的過程同樣艱難。返回團隊,曹先建憑著驚人的毅力,迅速融入團隊中,各項考核指標均合格,曹先建和戰友們迎來了“刀尖舞者”的沖擊時刻。
作為新批次中年齡最大、飛行時間最長的飛行員,曹先建主動要求自己第一個著艦。部隊經過慎重研究,答應了曹先建的請求。
5月31日,曹先建再次站在第一個放飛的位置。迎著遼寧艦14°飛行甲板,曹先建一馬當先,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