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管控,再遠的風箏也不斷線
如今,在朋友圈“曬步數”已成為一種時尚。某邊防團戰士小張也購買了運動手環,不但一有機會就“曬一曬”當天的行走步數,有一回還上傳了運動軌跡截圖。一名團領導發現后立即叫停:“記錄運動軌跡用了GPS定位功能,在軍事行動中很有可能造成失泄密。”
該團舉一反三,開展網絡安全專項教育。病毒植入、網絡監聽、遠程操控等網絡攻擊手段現場演示,讓官兵深受震動;學習手機使用管理規定、觀看警示教育片、組織群眾性討論等活動,筑牢官兵思想上的“防火墻”。他們還充分利用手機、網絡、櫥窗、廣播等載體,引導官兵科學、理性用網。
這兩年,軍區各單位打出一套規范用網管網的組合拳:研究細化智能手機和互聯網使用管理措施,切實將官兵用網裝進制度的“籠子”;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教育,不斷強化官兵保密意識;研發符合部隊實際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系統,為信息網絡穿好“防護服”、撐起“保護傘”;與駐地公安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共同抓好網絡安全防范;建立網上值班制度,提高應對網上突發情況能力。
“上網好比放風箏,科學管控才能確保不斷線!”一位軍區機關干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