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近年來,新疆軍區把政治工作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黨委工程、兵心工程,持續推動政工網向邊防、向班排哨所延伸。現在,軍區團以上單位有政工網站、營連有上網場所、班排有入網終端、電腦有固定IP,邊防一線官兵人均1臺電腦,基本實現網絡全面覆蓋、全時連通、高速運行。
退伍老兵向戰友講述守防故事。張虎 攝(資料圖片)
趨利避害,“網聚”衛國戍邊正能量
前段時間,一向表現優秀的天文點邊防連上士小韓訓練執勤不在狀態。到底什么原因?指導員劉小贛想起,小韓此前用微信轉發了一篇題為《夫妻兩地分居有什么害處》的網文。劉小贛意識到,小韓可能受網上負面信息影響,情緒出現了波動。于是,私下找他談心,引導其正確看待國與家的關系,幫助他處理好情感問題,調整好心態。
新疆軍區黨委認為,青年官兵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關鍵期,網絡政治工作必須高唱主旋律,讓官兵在潛移默化中鑄牢精神支柱,增強辨別和抵御不良信息侵蝕的能力。為此,軍區各單位積極研發手機APP、建立微信群,以官兵喜聞樂見的形式正面發聲,“網聚”衛國戍邊正能量。
不久前,針對網上歪曲歷史、詆毀英雄的不良現象,某邊防團政治處主任李偉憤然寫下時評《這樣黑下去,英雄舉起的火炬還能照耀多久》,發布到政工網論壇和微信朋友圈中,官兵看后紛紛留言跟帖。
“陽光多一分,陰影就會少一些。”李偉告訴記者,信息網絡已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人心爭奪的主陣地,必須牢牢掌握主動權,幫助官兵練就明辨良莠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