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東石金山小學十番興趣小組學生排練現場
近日,晉江市教育局敲定僑聲中學、晉江市實驗小學、東石鎮金山小學等10所學校為2018年晉江市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示范校培育對象(名單附后)。據悉,“實施中小學美育提質工程,培育10所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示范校、10個中小學學生樂團”是2018年晉江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
周二下午,東石金山小學十番興趣小組的孩子們正在排練《五湖游》。與南音的委婉纏綿不同,十番演奏出的音色顯得激昂、歡快。
據了解,十番是一種古老的民間音樂,于清朝初期傳入,現東石鎮蕭下村仍傳承保留了一支較為完整的民間樂隊——瀟湘莞爾軒。“十番是以南音為主調的變異音樂,由10種主樂器和6種伴奏樂器組成,經過改良既保留原樂器種類和演奏風格,又吸收了泉州南音的精髓。”金山小學校外輔導員、晉江市十番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蕭振作介紹。
自2001年起,蕭振作就在金山小學教南音,指導學生參加東石鎮、晉江市、泉州市南音演唱演奏比賽,屢獲佳績。“金山小學坐落于蕭下村,我們得知十番傳承困難時,在蕭下村兩委、蕭下青年中心、蕭下村瀟湘莞爾軒(十番)的支持下,主動擔起了地方音樂的人才培養工作,去年9月十番正式走進校園,目前已有基礎班、提高班兩個興趣小組共60多名學員。”金山小學校長黃天配介紹。
因為媽媽愛聽南音,金山小學學生肖斯琳從小受到熏陶,二年級時加入了學校南音興趣小組。經過兩年的刻苦學習,她已成為校園南音小達人。去年代表學校參加東石鎮小學生南音比賽,獲得演奏二等獎、演唱三等獎。
現在,肖斯琳還是十番興趣小組的一名骨干,她負責演奏瑟。“這種樂器很少見,發出的音色很美,我很喜歡。振作老師說,這把樂器已經96歲了,真有點不敢相信。”肖斯琳說。
雖然組建時間不長,金山小學十番興趣小組堅持每周兩次訓練,孩子們的進步很大。至今,金山小學十番興趣小組學員已參與多場學校及地方公益演出,幾名骨干還跟隨瀟湘莞爾軒外出交流。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系教授、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蕭梅女士,北京音樂藝術研究院崔曉娜、陳瑜教授等也蒞臨金山小學考察,對學員們的學習成果給予鼓勵與肯定。
“接下來,我們將對興趣小組的學生進行更加系統的教學,同時結合全村上下‘知十番、唱十番、重傳承’活動這樣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加強家校交流,為學員提供更多的展示舞臺,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讓晉江這獨樹一幟的民間藝術文化被喜愛、被保留、被傳承。”黃天配說。
“各項目校要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充分認識實施中小學美育提質工程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按時序進度抓好項目落實,把此項目放在深入推進學校美育和素質教育的全局工作中規劃部署,將中華優秀文化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和德育、智育、體育相結合,共同發揮育人功能。”晉江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要求,2018年晉江市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示范校培育對象的10所項目校要對項目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建立經費使用臺賬,完善器材采購辦法,堅持公開透明,嚴格按照規定用途,不得截留、擠占、挪用,切實做到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年底,市教育局將對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示范校的建設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評估驗收,并將項目建設情況書面反饋市委、市政府督查室。 (記者 陳海勇 董嚴軍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