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了,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要吃得健康。那么,春節飲食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來看看營養師列了幾條“健康守則”。
肉食 可選擇兔肉
逢年過節,雞鴨魚肉等動物性食品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各式菜肴五彩繽紛、琳瑯滿目,卻難覓主食的蹤影。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這種飲食結構是不合理的,應該注意主食的攝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簡單化、定量化和雜糧化。
菜肴品種繁多是春節飲食的特點,因此應該在注重色、香、味的前提下,力求葷素搭配、涼熱調理、干稀中和。
膳食肥而膩,是春節飲食的特點,現代飲食方式應力爭改變大魚大肉集中食用的習慣。葷食的選擇應少而精,制作要淡而美,如肉食應選擇平時不常吃的兔肉、豬蹄、雞爪等,既新鮮可口,又美容健身。魚肉的制作要以清蒸為主,少用油炸,取其清淡,突出鮮味。
零食 以開胃降火為主
零食豐富是節日生活的另一突出特點。由于正餐食物多以油膩為主,所以應選擇開胃、降火、祛燥的零食,如話梅、薄荷等,少吃花生、瓜子、糖果、巧克力等食品。
飲品 喝茶更有益
節日期間少不了飲酒助興,但是切不可開懷暢飲,因為飲酒過度容易誘發疾病,甚至釀成悲劇。飲茶可以增味添趣,益于身心。尤其是吃了豐盛的佳肴之后,喝一杯茶,可以促進消化,讓口爽心暢。
蔬菜 顏色越深越好
春節期間,市民如果攝取的新鮮蔬果類不足,再加上運動量減少,會有便秘或排便不順的情況發生。所以,在享受美食與團圓氣氛的同時,請記得多吃蔬菜和水果。至于蔬菜的選購原則,則是顏色愈深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