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春季天氣冷暖不定,大量的病毒和細菌迅速繁殖,從而誘發了各種各樣的春季呼吸道疾病:感冒、哮喘、肺炎尤其多見。杭州市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樓雅芳告訴記者:“從去年冬天一直持續到現在,呼吸科門診和病房一直都是人滿為患,病人中以流感、老慢支、哮喘、肺炎病人占多數,最多的一天我看了三四十位病人。”
對此,樓醫生提醒市民,季節交替時,空氣干燥、氣溫變化大,容易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等疾病,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頻發期,所以市民要注意這些流行病的預防,特別是老人、小孩和基礎病患者。
一測一聽兩看
區分小兒感冒與肺炎
上周末小明有點咳嗽,媽媽以為他感冒了,帶他去醫院看病,吃了一天藥卻不見好。第二天,小明呼吸急促,且不停哭鬧,咳嗽痰多。經檢查發現,他得了肺炎。在市中醫院呼吸科診室里,醫生告訴小明的媽媽,春天是傳染病活躍季節,小明可能是被容易導致肺炎的病毒或細菌感染了,所以病情加重得特別快。
在同一間診室里,家長黃女士說,十幾天前她得了感冒,傳染給了8個月大的女兒。起初,女兒只是有點鼻塞,過了兩天就開始咳嗽,還發起了低燒。又過了兩天,變得痰多、呼吸急促。黃女士帶女兒去看了中醫,吃藥后的第一天癥狀有所緩解,第二天又突然加重,女兒喘息不止。去了市中醫院,醫生診斷楠楠已經由上呼吸道感染轉為肺炎了,需要入院觀察治療。
“我國兒科病死率最高的病就是肺炎。”樓雅芳醫生說,“兩歲以內的小孩子特別容易得肺炎,因為此時小孩子的免疫功能還沒有發育健全,抵抗力較弱。如果家長感冒,又跟孩子過于親密,很容易傳染給孩子。普通感冒的病程是3天至5天,如果在這個時間內癥狀沒有改善,就很容易從上呼吸道感染演變成肺炎。”
樓醫生說,肺炎屬于呼吸道疾病的一種,初期表現為發熱、咳嗽、胸悶氣急等,這看起來和感冒的癥狀并無出入。事實上,由于肺炎初期癥狀類似于感冒,很多人便會當作感冒來處理,如果感冒得不到及時醫治,就容易轉化為肺炎,加重病情。
不發燒也可能是肺炎
春季要注意防寒保暖
一般認為,肺炎與感冒的區別在于發燒時間的長短。感冒一般是短期發燒,而肺炎引起的感冒一般是突發性的,并且維持時間可能長達一個星期。
但樓醫生表示,有些老人、小孩或基礎病患者患肺炎的早期反應不典型,可能沒有出現發燒癥狀,到了晚期病癥的進展卻很快,甚至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肺炎對于此類人群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一旦感染肺炎,將很難控制。雖然年輕人患肺炎幾率比較低,但由于對流感的不重視,加上抗生素的耐藥性,或者醫生處理不當,這些都可能導致肺炎。”樓醫生說,如果咳嗽、多痰、發燒3到5天仍不退燒,出現憋氣、喘氣時,就要引起高度重視,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看看是否患有肺炎。
一般來說,人們在疲勞、受涼、身體抵抗力下降時更容易患肺炎,而慢性疾病患者、長期臥床的傷殘病患者也容易患肺炎,因此預防肺炎的關鍵是要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為此,樓醫生建議,春季日常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注意隨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物,預防疾病發生。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的人應盡量避免到公共場所或人多的地方去。如果要出門的話,一定要做一些防護,比如戴口罩,以減少灰塵、細菌的吸入。
另外,要保持適宜的居室溫度和濕度,并經常開窗、通風,以保持空氣新鮮。同時要作息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
“大家還要合理安排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蔬菜,多喝溫白開水。還要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加強鍛煉,幫助改善呼吸功能,增強身體抵抗病毒和細菌感染的能力。”樓醫生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容易發生呼吸系統感染的人可通過注射流感疫苗來預防流感,或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來預防肺炎的發生。(記者 陳玲 通訊員 徐尤佳)